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要闻 > 正文

制度+科技 四川绵阳灾后重建推行招投标电子化

m.folksfolks.com 2012-05-08 17:10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先在网上完成信息发布,竞标企业在网上完成标书下载和投标,中心技术人员在网上接收投标文件,从省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实行隔离座位、一人一座,几十个摄像头全程监控……日前,记者在四川省绵阳市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亲历了电子化招投标全过程。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说:“绵阳灾后重建全国关注,如何做到‘工程建了、干部不倒、群众说好’?我们发挥绵阳科技城的科技优势,走‘制度+科技’之路,积极开展招投标电子化建设。”

网上招投标全程更“阳光”

记者在绵阳市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信息公开区电子触摸屏上看到,到2012年4月初,全市电子评标项目达1060个,中标价平均下浮13.6%,节约资金16.9亿元。

绵阳灾后重建项目7314个,总投资2267.3亿元,相当于绵阳1985年建市到2007年投资总和的1.5倍。

“领导干部干预招投标、投标人围标串标、专家自由裁量权过大、废标现象过多,已成腐败潜规则。”绵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楚明回忆当时巨大的压力时说,为了让灾后重建项目在招投标各环节上更加“阳光”,2009年12月,绵阳市纪委等相关部门赴深圳等地取经;2010年5月,一套集图像、语音和转接控制于一体的电子评标系统,在市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启用。

绵阳市纪委副书记、市招投标电子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玉平说,实行网上招投标,极大地方便了投标企业,投标人范围平均扩大了40%—60%,特别是外地投标企业比重增加了20%,标书制作成本降低20%以上,评标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遏制串通有了“独门利器”

一套系统、一把密钥、一张光盘、一台电脑……国内目前尚属前沿探索的电子化招投标在绵阳成功运用,正是这套具有科技含量的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评委之间、评委与投标企业之间、投标企业与业主之间串通谋求私利,极大地节约了工程建设资金,成为绵阳预防工程腐败的“独门利器”。

绵阳市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主任李成介绍,以前传统的评标只看总价,而现在的计算机则会分析每一项数据,雷同的标书一下就被扫描出来。在他的提示下,记者在“塘汛小区公租房项目施工第一标段”的投标系统中发现,计算机识别了2份“硬盘序列号”显示相同的标书。李成说,这两份标书是在同一台电脑上做出来的,存在围标嫌疑,专家将按照招标文件约定的规则作出处理。

截至目前,全市有25个项目38家投标人因用同一台电脑编制投标文件被作废标处理,30家投标人因工程量清单数据雷同被作废标处理。

防控向投资采购领域延伸

绵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设规范、实用的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配备全套监控设备,实现“信息全公开、评标全封闭、过程全监控”。

此外,绵阳还以体制创新为保障,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将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划归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增设招投标监督管理科。2010年,先后在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增设招投标管理办公室、招投标监察室,增强了监督合力。

据了解,绵阳已将工程建设招投标电子化的思路延伸到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实行了对项目计划、立项和招标方式核准、征地拆迁管理、招投标过程、施工管理等9个关键环节,通过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全部公开。同时,已将“制度+科技”的工作机制延伸到政府采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物资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 责任编辑:蓝晓梅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