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感言:政绩评价,需要更加科学的机制
m.folksfolks.com 2012-09-24 10:47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林熙/制图 这里基本没有发展工业,但特色农业发展风生水起,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富裕;虽然GDP总量不大,但这里留住了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居闽西前列,河水泉水几乎全部可以直饮…… 这是记者前不久在上杭县一个人口仅2.1万的偏僻小乡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形。然而,当地不少干部闲聊中透露:生态小乡虽然山清水秀,但领导“一年也没来一两次”,相比一些“出干部”的工业重镇,这里的干部仕途上升的机会却相当少。对此,记者不禁又想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绩观?我们该如何科学评价政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官员,政绩永远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它不仅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官员的政治前途,更影响着党员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和口碑,因此,多干事、多出政绩,成了很多官员为政一方时的自然选择,这本无可厚非。 但,什么样的政绩才算政绩?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故此,按照记者的理解,除了纯粹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凡为群众谋了福祉,都属于实实在在的政绩,工业发展也好,农民增收也罢,都在此之列。 然而,近年来,我们的政绩观似乎有异化和窄化的趋势,似乎只有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表面光鲜的项目、尤其是能产生高GDP的工业项目、大项目才是政绩,且往往能够“一俊遮百丑”,只要GDP上去了、财政收入增加了,有点污染和其他问题也被归咎为“发展的代价”而基本忽略不计;而对那些诸如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增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难题等业绩,往往没有被列为重要考核指标,而不被重视和认可。 因此,政绩考核需要更加科学的机制。只有在政绩评价上不唯GDP论,告别“一刀切”,把民生幸福指数、环境保护水平等列入考核指标中,才能使各地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更加科学、更加从容,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这让我想起《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报道:近年来广西在经济年均增长13.9%以上的同时,环境质量不降反升,走出了一条后发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原因概括为“政绩观”3个字,当地把为群众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为下游地区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等在很多人看来相对“偏门”的政绩,都列为和重点项目等同等重要的政绩考核,营造出了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的政绩观和官员升迁导向。从中,我们或许可领悟并学习一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7]前方日志之走基层感言:盼学前教育不再是"短板"
- [ 09-10]走基层感言:一所海岛小学的欢喜与忧愁
- [ 08-27]走基层感言:不妨做做减法
- [ 08-20]走基层感言:后发与后劲
- [ 08-06]走基层感言:暑假里多给孩子补补传统文化
- [ 07-30]走基层感言:“寒流”中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