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遏制人情消费> 相关报道 > 正文

莫让“人情消费”泛滥成公害

m.folksfolks.com 2013-06-26 16:56   来源:江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的“人情消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逢年过节,亲友婚丧嫁娶、添丁增岁、升学就业等,“人情礼”种类日益繁多且数额不断加码,人们越来越不堪忍受“人情消费”之重。更有甚者,部分公职人员假借“人情消费”之名,行收受贿赂之实。人情不以礼金多少论厚薄,尤其是在党中央明确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扬清激浊,打击歪风,弘扬正气,切莫让“人情消费”泛滥成公害。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当的人情往来本无可厚非,它在沟通思想感情、密切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礼尚往来的精髓在于真情互递,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然而,近年来“人情消费”逐渐泛滥,用来传递真情的“礼”变得越来越庸俗化、铜臭味十足了。其一,礼金的价码不断攀升,很多人为了面子相互攀比,勒紧裤带、强装笑颜,甚至不惜举债送上一份份水涨船高的“人情礼”,“礼”正从人情的“调节剂”变成畸形的“人情债”。其二,送礼的动机越来越不单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今的送礼者,相当部分并非真情使然,而是有所求而送、有所利而礼,“人情消费”下隐藏着的是钻营之术、谄媚之态。其三,送礼正成为腐败的代名词,礼金出自“公家”的钱袋,企业公关、政府招待不少是在“人情消费”的“遮羞布”下大行其道,其腐败之实昭然若揭。

因此,“人情消费”泛滥,既加重了群众生活负担,又败坏了社会风气,不仅有违中华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也与公平公正的现代社会诉求背道而驰。时不我待,我们应当上下齐心,移风易俗,坚决刹住“人情消费”泛滥的势头。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