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福建省基层“最美人物”事迹展播> 媒体聚焦 > 正文

王东育:志愿之火燃起燎原之势

2013-08-30 18:25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王东育对农民工子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东育 供图)

核心提示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感染一座城。这个人,就是石狮的王东育,一个十年如一日执著追求志愿梦想的青年。他热衷公益活动,是志愿精神的践行者;他带动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是志愿精神的传递者。如今,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已经燃起燎原之势,成为石狮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城市品牌。

□记者 黄雅珊

最美志愿者候选人

姓名:王东育

年龄:34岁

籍贯:石狮

职业:石狮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石狮市青年志愿者分会会长

简介:从2004年初参加海博会志愿服务,到“石狮青年志愿者”品牌的缔造者,再到石狮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推动者,王东育十年坚持做一件好事,执著追求志愿服务梦想。他被全国5621万网民投票选为首届全国优秀志愿者,其团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福建青年五四集体奖章标兵等十几个荣誉。

网上招兵买马

筹建志愿队伍

王东育毕业于厦门大学,2004年,他到晋江工作。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石狮市第七届海博会正在招募志愿者,便打电话向石狮团市委报名参加。正是这一次经历,他收获了精神上的富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志愿服务这条“不归路”。

慢慢地,王东育的角色转变成组织者。同年,面对人、财、物缺乏等条件限制,他主动请缨,向石狮团市委提出负责筹建组织志愿服务团队。随即,他到各个论坛发帖召集人员,通过不断开展活动,志愿服务团队人数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2012年的5万多人次。

初期,志愿活动不多,他就跑到石狮市民政局查找孤寡老人资料,然后通过走访,确定30多名条件艰苦的老人为帮扶对象。港塘村的老伯眼睛看不见了,他就组织义卖报纸为其治疗眼睛;彭田村的老伯生日,他就组织大家为其庆祝生日……这一晃就是将近10年,虽然很多老人都离开了人世,但王东育陪他们度过了晚年最为开心的一段岁月。

不仅如此,2007年至今,他先后为地中海贫血症患者黄辉、白血病患者邱玉婵、巨结肠症患者毛毛等困难群众筹集了50多万元救济款。在汶川及雅安发生地震时,他不仅自己多次捐款,还策划组织了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50多万元现金及200多万元物资。

培养管理人员

全国独创品牌

“因为广大志愿者的信任,所以我选择坚持。这是一份对团队的责任,我有义务把志愿精神传承下去。”2010年,在参评“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时,王东育写下这样的参选感言。有这样的感悟,全因2006年他的团队碰到了一个坎。原来,当时,与他并肩作战并成长起来的不少队员,因为结婚生子等个人原因,陆续地退出了管理层。

王东育着急了,“只有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支队伍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之后,他开始注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志愿者管理人才,夯实团队的发展基础。

石狮市“返乡大学生、高三毕业生暑期志愿服务体验营”是他的团队在全国独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今年8月24日,是第八届体验营毕营的日子,与前七届一样,100名返乡大学生和高三毕业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体验培训。陈嘉琪是从体验营里走出的一位管理人员。2007年,高中毕业的她第一次参加体验营,接受志愿服务培训;2008年,作为返乡大学生,有经验的她被选为副营长,着手基本的志愿服务管理事宜;今年5月,已在建行石狮分行工作的她成为单位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我在体验营里学会了如何策划组织活动,它是一个培养志愿者管理人员的好平台。”

整合社会力量

传递志愿精神

在王东育及其团队的带动下,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不少石狮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载体,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民间志愿者团队随之不断涌现。不过,由于各个团队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开展活动难免“撞车”,这给一些慈善机构的管理带来困扰。意识到现有的活动方式及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志愿服务发展的需求后,王东育便推动成立石狮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用来协调全市志愿服务。这些年,他默默地帮扶很多民间自发组织走上规范的志愿者道路。

如今,王东育肩负着全市275支志愿服务队伍的统筹及管理任务,“希望为更多有爱心的人士搭建公益平台,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