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向莆铁路> 媒体聚焦 > 正文
升锚起航向大海——向莆铁路全景扫描

2013-09-19 01:39 来源:人民铁道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青云山隧道洞身开挖作业现场。 孙国臣 摄

2011年3月下旬,隧道出口段掌子面突现大量涌水。李永亮与工程技术人员在隧道里研究处理方案时,突然感觉胸闷、刺痛,一头栽倒在地上。经医生诊断,李永亮患的是心肌梗塞。医生安排他住院治疗,可惦记着隧道涌水的他却说:“我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没事!”说完,他取了些药,又返回了工地。10天后,隧道施工顺利穿过涌水段,他这才去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医生感慨道:“我还没见过这么玩命的人!”手术后不到两周,他硬是要出院,医生和家人都拿他没办法。“医生用支架撑起了李总的心脏,李总用身躯撑起了咱们的隧道。”员工们的话,是对李永亮最好的褒奖。

在全长17.612公里的高盖山隧道,也有这样一对“搭档”。他们合力治水,终于战胜了“水魔”——他们就是共和国建筑业的“长子”中铁一局集团和“开路先锋”中铁二局集团。

中铁一局集团承担的隧道出口段,施工区域穿越17条大断层,涌水点数不胜数,仅涌水量每小时50立方米以上的就有33处,整座隧道如同一个“水帘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把这么多的涌水排到出口段七八公里长的洞外,相当于从1层爬到90层大楼的高度,难度可想而知。

集团向莆铁路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李晓峰亲自督阵,组织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在否定7套方案之后,决定采用“接力棒”的方式,即在斜井井身每间隔360米设一座泵站,各级泵站“接力”,最后将涌水抽出洞外,打赢了这场涌水遭遇战,展现了“铁军”风采。

开工之初,承担高盖山隧道进口段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局集团一路凯歌,却在隧道3号斜井遇到了“拦路虎”。2009年10月9日,3号斜井距正洞404米处的掌子面发生涌水,斜井被淹320米。4个月后,斜井再次发生涌水……据不完全统计,3年半的时间里,高盖山隧道进口段共发生突发性涌水19次,最大涌水量每小时超过700立方米,总涌水量为设计预测量的十几倍,导致工期延迟半年以上。

治水期间,集团向莆铁路工程指挥部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排放作业、绕避作业、带水作业、顶水作业和改造作业等作业法,将“动力注浆封堵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发明了浅层封堵注浆、全洞段防渗固结灌浆、深孔封堵边墙集中出水的“三步注浆封堵法”,最终取得了“斗水”战役的胜利。

“斗水”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指挥长贺洪松的付出。军人出身的他声音洪亮,雷厉风行,是目前为止全线施工单位中3名“元老级”指挥长之一。治理隧道涌水期间,他坚持盯在一线,没日没夜地忙碌。由于精神压力大、身体透支多、生活不规律,他患上严重的胆结石,最终不得不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成为名副其实的“无胆英雄”。“无胆英雄”——这个响当当的绰号,从此在向莆铁路全线传开。

全长17.892公里的雪峰山隧道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设计为单线双洞隧道,中铁十八局集团承担雪峰山隧道进口段8719米的施工任务。隧道共穿越22条断层破碎带,岩爆、突水等不良地质遍布其中。复杂、特殊的地质构造使这座隧道如同一条桀骜不驯的“蛇妖”,横在施工人员面前。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