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破冰”之旅成行缘起
2014-12-11 10:48:1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978年5月21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表示,美国愿意接受中方提出的建交三原则,不久,中美双方开始建交谈判 访问美国,一直是中国领导人的一个夙愿。喜欢游泳的毛泽东就曾多次表示,希望到“美国(密西西比河)一游”。邓小平也多次明确谈到访美的愿望。1978年11月29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公明党第七次访华团时,对竹入义胜说:我现在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到华盛顿去,不晓得能否实现。美国人总是说,你为什么不到华盛顿去?那里有台湾的大使馆,我怎么能去呢。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了,中国领导人就可以去了。这要看美国政府、卡特总统的决心。只要两国领导人站在更高的立场上,把这个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就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都有这个愿望,对我们来说,当然希望越快越好。在国际事务上,我只要完成这件事就可以见马克思了。他还说:中日关系正常化一秒钟就解决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加一倍,两秒钟就可以解决。 而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万斯带来了“后退”的方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作为中美建交谈判中的关键人物,邓小平一度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中美关系进展迟滞,建交过程一波三折。 1977年1月,吉米·卡特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认为中美两国建立合作关系会大加强远东局势的稳定,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同苏联竞争,从美国的战略地位考虑,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十分可取的。1977年8月下旬,卡特派国务卿万斯到中国作“探索性访问”。十分巧合的是,一个月前,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党政军的一切职务,给停滞中的中美关系谈判带来了新的生机。 1977年8月22日,万斯到达中国。24日,邓小平会见了万斯。万斯两年前随福特总统首次访华时曾与邓小平会面,这是他第二次见到邓小平,而且是邓小平复出后会见的第一位来访的外交官。由此可见邓小平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 在会谈中,万斯对邓小平说,卡特总统把对华政策看作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因素,而这个政策的目的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他提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须保证美国同台湾的贸易、投资、旅游、科学交流及其他私人联系不受影响,并允许美国政府人员“在非正式的安排下”继续留在台湾。他还表示:美国政府将在适当时候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关心并有兴趣使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希望中国政府不发表反对美国政府声明的声明,不强调武力解决问题。如果中国接受了这此条件,美台“外交关系”和《共同防御条约》均将消失,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和军事设施。 听了万斯的介绍,邓小平神情严肃地说,我们历来都说,我们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国务卿先生提出的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案,比我们签订上海公报后的探讨不是前进了,而是后退了。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是美国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要控制台湾,使中国人民不能实现自己祖国的统一。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在台湾问题上有三个条件,即废约、撤军、断交,按日本方式。老实说,按日本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让步,现在是要美国下决心。民间来往,我们可以同意。 万斯访华之后,邓小平不断向来访者批评万斯的倒退。他一再强调,万斯关于台湾问题的建议是一种倒退,中国不能接受。要实现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就必须坚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必须废除与国民党签署的军事条约,必须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必须从台湾撤出军队。中国会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外国人无权干涉。他申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可以加快,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万斯的这次访华虽然没有就中美关系正常化达成协议,但有助于卡特政府更好地理解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坚定立场。 1978年4月,卡特总统宣布:我们希望在几个月内完全实现《上海公报》所表达的希望。万斯也表示:希望能在卡特总统第一任期结束前,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目标。这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走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台。 |
相关阅读:
- [ 11-15]习奥会揭秘:习近平引爱默生名言比喻中美关系
- [ 11-14]习奥两访两会彰显中美关系三大特性 中国作用备受期待
- [ 11-14]习奥两访两会彰显中美关系三大特性
- [ 11-10]新华时评:元首会晤引领中美关系发展方向
- [ 11-10]美国总统奥巴马抵京访问 捕捉发展中美关系正能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