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民生问题的理论和现实解读
2014-12-11 11:0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核心提示】民生问题既是社会现实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命题。对于当前中国的民生问题,学界争论激烈。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民生问题,请问您认为民生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卫兴华:深入分析的话,我国民生问题的背后是收入分配问题。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是怎样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这又涉及一个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首先需要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从广大人民最关心也最容易接受的切身利益来看,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人人平等、日益富裕的生活。 列宁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实现这一点。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它的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解这一真理。”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怎样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在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生产力更是一个紧迫任务。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中,曾忽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把重视生产力发展批评为“唯生产力论”,损害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生产力发展,但其成果不是落脚于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是片面追求GDP,就会重资本、轻劳动,重外资、轻内资,不问姓公姓私,不问姓社姓资;就会导致两极分化,工农群众沦为弱势群体。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我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相统一的理论观点。 贫富相对分化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 卫兴华:我认为,无论从基尼系数来看,还是从实际生活来看,应肯定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现象,即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但认识这一问题,不能只从绝对意义上着眼,还要从相对意义上着眼。 应全面、辩证地认识和看待我国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来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正在向全面小康阶段迈进。但另一方面,也应肯定我国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事实,基尼系数已达0.5。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分化?根源是什么?我认为,分析造成贫富分化的根源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占有财富很大比重的富人阶层;二是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一个所占财富比重很小但所占人口比重很大的低收入群体。 根据马克思理论观点和我国实际情况,造成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应是与中外资本主义经济即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大量发展相联系。 私营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两方面的分化。一方面是企业间的竞争,优胜劣汰,从而发生分化;另一方面是资方与劳方的贫富分化。资本处于强势,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处于劣势,工资被尽量压低。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中,外企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扩大资本积累。据统计,近几年来,私营企业工人的工资虽有增长,但只及国有企业工人工资的一半以上,加之地方官员重引进、重维护外商利益,重内外资本、轻劳动,忽视维护工人权益,劳资利益分化更加明显。亿万富豪群由此产生,低收入的雇佣劳动者群体也由此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这样说是不是主张“国进民退”? 卫兴华:将我国贫富分化根本原因与中外私有制经济发展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的结果相联系,并不意味着否定或轻视私营外资企业的重要作用,更不意味着主张“国进民退”。 我主张应按邓小平理论、我国宪法以及中央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坚持和发展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搞全面私有化。私有制经济可以继续发展,但不应妖魔化国有经济,搞“国退民进”,排斥国有经济的发展。要把国有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为全国人民创造更多财富和增加全民利益。 |
相关阅读:
- [ 12-03]不安全的A级锁也是民生问题
- [ 11-14]北京市政协成立65年提案3.7万件 民生问题占半
- [ 11-08]善解民忧——着力寻求解决民生问题最佳路径
- [ 06-04]俞正声: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
- [ 05-24]诏安构建“干群互联网” 已解决民生问题400多个
- [ 05-14]周宁县狮城镇:倾听群众意见解决民生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