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正文
分享到:

陵水经济改革让居民致富 文化惠民加码幸福感

2015-06-29 22:19:36 来源:南海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6月29日,“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的记者和编辑们来到陵水,感受近年来陵水发展的新变化。

6月29日,“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在分界洲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摄)

6月29日,“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在分界洲岛感受到了“心灵分界线”的魅力。(南海网记者沙晓峰摄)

南海网陵水6月2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周静泊)陵水,这个曾经的国家贫困县,如今不但通过改革使居民过上了好日子,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近年来,兼顾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一间间农家书屋走进城镇农村,为群众带去了精神食粮。同时,也涌现了不少本土文化精品创作。6月29日,“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的记者和编辑们来到陵水,感受近年来陵水发展的新变化。

发展不忘惠民生 陵水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在20世纪末,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有约3000万元,是有名的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到了21世纪初,在2001年底,陵水全县仍有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穷则思变,2006年,陵水开始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谋划“突围”的出路。经过5年的努力,陵水县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底,陵水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52元,终于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现在的陵水已今非昔比,据2015年陵水县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陵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93.4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9亿元,增长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1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8510元,增长1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87亿元,增长11.4%。

经济水平提高了,陵水的居民也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2014年,陵水始终围绕着惠民生、促和谐的方针展开工作。

陵水县委书记王雄曾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政府财力增加后,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性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王雄书记没有食言。陵水县在2014年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200套公共租赁房、150套城市棚户区保障房,完成了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投入2037万元,完成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全县贫困人口脱贫6228人,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计划任务。

在2015年,陵水县将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以新农村建设、完善县城基础设施为主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把风情小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并加快英州、新村、赤岭风情小镇规划编制工作。同时,陵水还将进一步推进英州镇天堂村、新村镇南湾村的新农村项目建设,认真抓好县城“五纵三横”市政道路项目、青山水厂三期项目、城南变电站项目建设,规划县城停车场,使交通问题、供水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文化下乡”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村级文化室覆盖率已达100%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装满老百姓口袋的同时,陵水县政府还计划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为群众幸福指数加码。

近年来,陵水县先后实施了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歌舞下乡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2014年,陵水县全部完成了70个村级文化室和70个农家书屋、县农民协会旧址修缮项目和城市广场项目建设,使村级文化室覆盖率达到100%。

陵水县组织的“文化下乡”也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去年,陵水县组织县民族歌舞团、业余琼剧团等文艺团体,全年共计送戏下乡70场、送电影下乡2035场,为群众送去一份份丰富的文化大餐。

拥有24块标准羽毛球场、健身房、更衣室、会议室、中西餐厅及厨房、康体健身、商务、管理等功能用房的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在国家羽毛球队训练以外的时间,也会对外开放,让陵水居民能够在世界冠军使用的训练场地锻炼健身。

2015年,陵水县将以“文化强县”为战略目标,立足于本土文化品牌的创建,积极推进文化强县建设。进一步完善《陵水县2014-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陵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加大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掘力度,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建设,抓好桥山遗址第三期的考古挖掘,保护和弘扬黎苗等少数民族文化,推进特色黎苗村庄建设。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