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在“人事机制”上成“典范” ——“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翔安区委书记 陈 永 裕 (2015年5月29日)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按照讲清楚“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讲清楚“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讲清楚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的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和自己的思考,和大家交流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既包涵了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精髓,又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指明了当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我们做人做事、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三严三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规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指出了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 (一)“三严三实”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既是组织者、引领者,又是推动者、实践者,如果思想作风不过硬,既不严、又不实,“四个全面”的工作部署,在翔安就不可能落到实处,中央的战略布局、省市的工作部署,就会在实施当中打折扣。 (二)“三严三实”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三严三实”从党性修养、秉公用权、求真务实、对党忠诚和清正廉洁等多个角度,阐明了领导干部修身做人、从政为官、谋事创业的核心要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对照检查,就能够加强党性修养,认清努力方向,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三)“三严三实”是打造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题中之义。以“三严三实”为准则选拔任用干部,以“三严三实”为目标教育培养干部,以“三严三实”为依据监督管理干部,以“三严三实”为尺度考核考察干部,才能把好干部发现起来、使用起来,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扎实干事的风气,从而培养造就一大批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过硬的中坚骨干。 二、深入查摆党员领导干部“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呈现出新气象,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不严不实”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突出表现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不重学习、眼高手低。有的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学习;有的以干代学,凭经验办事。不重学习导致一些干部肚子里没“真货”,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拿不出管用的招数,落实不了工作。 (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几年翔安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有些干部自我感觉良好,满足于守摊子、享清福,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消退。有的对待日常工作满足于“差不多”,甘于平庸混日子,心安理得熬年头。 (三)为官不为、不敢担当。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有的没关系不办事、慢办事,审批事项不一次性告知要求,来回折腾人。有的对急难险重任务,畏难抵触,拈轻怕重,遇到矛盾和问题绕道走,只讲原则要求,就是不讲具体怎么办。 (四)疏于管理、放纵下属。有的部门主要领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对部下疏于管理。有的怕丢选票,宁伤事业不得罪人,当好好先生。也有的人自身不干净,管别人底气不足、腰杆不硬,也就乐得当“老好人”。 (五)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有的热衷于搞“圈子文化”,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有的搞选边站队,选拔使用干部不看德才看亲疏,不凭实干凭关系。 (六)做人不实、弄虚作假。有的阳奉阴违,见风使舵,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讲空话、干虚活。有的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官气十足。有的对个人事项报告不真实、不及时,等等。 对于这些“不严不实”问题,如果不高度重视解决,危害极大。倡导“三严三实”,开展专题教育,就是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劲,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好的作风成为各级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
相关阅读:
- [ 07-20]过好“三关”,方能更“实”(声音)
- [ 07-17]宣讲家网图解理论:一图读懂“三严三实”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定位
- [ 07-12]福州市政府党组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交流会
- [ 07-07]李鸿忠:把“三严三实”落实到做人为政创业全过程
- [ 07-07]李智勇: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要当好“三严三实”的表率
- [ 07-01]福州市委常委带头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 [ 06-30]“三严三实”体现执政为民的永恒价值
- [ 06-26]一张图带你了解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应具备哪些能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