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于民有哪些新手段(声音)
2014-01-09 08:4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水来 黄水来 |
分享到:
|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利益多元和政府日益开放,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听证会、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的情形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亿,网络问政已经开始成为政民沟通的普遍形式。 迄今为止,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政民沟通已经经历了从单向发布到主导互动三阶段的探索。第一个阶段是1999年以政府上网工程为标志的探索,主要是从信息化角度来推进电子政务。第二阶段是政民网络沟通的制度化探索,始于2001年湖南红网的“百姓呼声”栏目。第三个阶段是个体化政民沟通的发展,与第二阶段几乎同步。2003年开始,不少官员开始在网上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到2011年,政务微博已经大量涌现,与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站一起形成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即时沟通渠道。 目前,网络问政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由官方网络媒体搭建互联网平台,推动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网络官媒推动模式,红网的“百姓呼声”栏目属于这种模式。二是地方政府在其网站、地方信息港等网站开办论坛,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的政府主办模式,以芜湖的“市民心声”为代表。三是第三方获地方政府授权主办的模式,以辽宁省政务公开信息处理中心在辽宁省纪委、监察厅的授权下运营的“民心网”为代表。这三种模式都较早适应了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和沟通的无级别、无差别性,作为新技术和既有的政民沟通规律相结合的平台节点,以公开解决群众问题来耦合领导者的决心与既有体制,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互信。这三种模式都经历了这样的推进逻辑:推出投诉举报产品—测试效果,效果好—完善流程—制度固化—推出其他互动产品。这种边探索边制度化的做法既有利于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民沟通成果,又有利于推出将互联网互动功能最大化的新举措,使政府与公众在不断的沟通中形成并不断扩大共识,发挥建设性作用。 与网络问政相比,电视问政出现得要晚一些,2005年6月,兰州市推出了作为“治庸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2010年,武汉市推出了“电视问政”直播节目作为对官员的问责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被不少地方仿效。受制于电视传播的单向性,其目的也相对单一,主要用于政府姿态的传送和媒体监督作用的发挥。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问政于民,只要是成功地坚持做下去的,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协商互动性政治生态,这种政治生态以包括决策信息和公共议程设置信息在内的信息公开为基础形成治权的共享。由此,民智得以汇集,共识得以凝聚,文明理性的公民文化得以逐渐孕育。 需要指出的是,“问政”的要义在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实则包括政府问民和民问政府两个方面。目前中国各地的问政于民实践各有特色,都旨在解决具体问题,在互动性、服务性、亲民性方面还参差不齐,“公众满意”作为评价基线还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未来的“问政”更应在开放民问政府上下功夫,形成政民双向沟通的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 |
相关阅读:
- [ 01-08]昆山:网络问政打通民心通道
- [ 01-08]青岛上半年拟推35场网络问政 市民可上网参与
- [ 01-07]松湖烟雨管理混乱 网络问政呼吁治理
- [ 01-07]长沙县“网络问政”赢民心 重回复更重解决
- [ 01-07]怀化市把网络问政作为科学执政的重要制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