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原村的十年变迁

zz.fjsen.com  2016-01-20 15:42:48  张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珪后村叶文龙故居

东南网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林少波 陈亚辉 文/图 )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是漳州一个典型的沿海平原村庄,近10年来,小农生产不再是主流,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输出,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老去,老农人的土地情结让他们希望重归故里,发展规模农业,再造一方乡土。

A

劳力转移的效应

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58岁的叶长兴便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从缅甸回到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老家,忙着置办年货。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叶长兴都在给工厂打工。两年前,厦门一家农企到缅甸投资建厂,叶长兴便跟着前去“种蘑菇”。“每天工资500多元呢,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他说,10年来,外出务工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不再种田,家里盖了新房。

叶高发是珪后村党支部书记,他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2005年,农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10年后,这个数字仅为30%。”他说,改变首先源自劳动力转移。

对此,村民叶林清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珪后村家家户户种植水稻和烟叶,并在山地大规模种植芦柑、荔枝、龙眼等果树。“上世纪90年代,种荔枝效益好,一斤能卖数元。”当时,叶林清在山上种了200多株芦柑和200多株荔枝,年收入近8万元,是有名的万元户。

好景不长。1996年以后,荔枝和龙眼价格大跳水,珪后村的果树逐渐无人问津。这时,叶林清也跟随潮流,在自家2.7亩的承包地上,改种蔬菜。只不过,小规模种植,并未给他带来多大效益。“人均耕地才1亩左右,只够自给自足,少有外销。”

2000年左右,部分穷则思变的村民试水生猪养殖,并在几年后掀起了一阵养猪热。最多的时候,全村有600多户养猪户。不过,这些养殖户在后来的生猪整治中,全军覆没。

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淘金。“一开始,村民到县外工厂打工。”叶高发表示,近年来,随着长泰本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长泰经济开发区、沿溪镇工业区的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本县就近务工。2005年时,珪后村外出劳动力近千人,占比43%;10年后,劳动力转移规模已超过60%。

当外出务工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农业便逐渐退居二线。“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家里的地,要么由老人耕种,要么转包给村里的大户。”叶林清说。66岁的叶林清已赋闲在家。儿子在村里当医生,儿媳则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县里的工厂打工,家庭年收入近7万元。而他家中的近3亩土地,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转包出去。

劳动力转移,让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珪后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时的4200元,涨到如今的近1.5万元。更为直观的表现是汽车保有量和新建住房数量的增加。10年前,全村小汽车就两辆,现在,7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95%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

B

土地流转的障碍

外出务工改变了不少村民的生活,但现在有些人依然希望能重拾农业。

叶长兴就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称在外打“老鼠工”,一年收入三四万元。他的儿子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月入3000多元。妻子和儿媳则在家照顾孩子,并打理1.2亩薄田。“一季种花生,用来榨油;一季种水稻,自己吃,谈不上效益。”叶长兴说。

虽然收入还过得去,但叶长兴一直有个愿望——回归农业。一方面,源自老农人的土地情结;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坚信“农业还是有奔头的”。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平原村 十年变迁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