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内坑村:小小山区村“量体裁衣”拔穷根
zz.fjsen.com 2016-03-16 09:57:55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罗奇伟)本期助村出镜的是,福建省科技厅派驻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内坑村的第一书记王飞。作为第四批的省派驻村书记,过去的两年间,他一直为内坑村扶贫工作奔走疾呼,出谋献策。如今,驻村进程过半,精准扶贫初见成效,道路拓宽硬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地灾点得到整治。村里的主导产业蜜柚种植逐渐在示范带动下,走向标准化与绿色高优。
但王飞的困惑在于,蜜柚产业仍积弊重重,囿于自然条件恶劣与资源匮乏,这个山区村迟迟无法找到契合的发展新路。通过助村平台,王飞希望为内坑柚农对接市场,也希望新农人与工商资本能为内坑带来更多可能性。但他更大的愿景是,各路有识之士,能和他一起深入乡村,为内坑探寻发展新路。
内坑高接换种的柚树已有300亩。 致贫原因 精准识别 初到内坑时,王飞曾为内坑写了一首打油诗:“人口千余地分散,基础设施跟不上。地质灾害频发生,村民都是蜜柚农。村财收入没多少,贫困人口却不少。”村支书周德平则列举了一组关于内坑的数据:平均海拔近700米,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村财收入2850元,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6户59人。 “村里80%的房子是土坯危房,一下雨,上面漏水,下面渗水,村里的水泥路只修到村部,另外三个自然村全是‘扬灰路’。”王飞说,内坑村的乡贤周衍仁曾抱怨:“每年春节回家,我的路虎车都要换掉两个轮胎。” 为了更精准识别贫困户,王飞对登记在册的贫困户进行了逐一入户调查。之后,他将致贫原因归为5类:缺致富智力、缺发展财力、缺劳动能力、缺生活物力、缺抗灾能力。 “除了不可抗力因素外,内坑村的贫困根源在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产业单一而缺乏活力。”王飞认为,这不仅是贫困户所面临的难题,更是全村的通病。 在引入蜜柚产业前,内坑村村民以水稻种植为生。“村里耕地少,平均每户七八分地,其中新民自然村耕地较多,但地力等级低,糊口都谈不上。”周德平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1995年,他试种200多棵琯溪蜜柚,头年收入超过3000元。不久,内坑村民也加入了种植蜜柚大军。如今,蜜柚已是内坑的主导产业,新民、内尖、朝天3个自然村,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2016-03-15]漳州巾帼展风采 创新创业筑未来
- [2016-03-16]漳州市选派17名处级挂职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
- [2016-03-16]漳州8座电动汽车充电站投用 充电卡开始正式发售
- [2016-03-16]漳州市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报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