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一户贫困户 诏安扶贫开发打出“组合拳”

zz.fjsen.com  2016-06-05 09:36:4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富硒青梅产业成山区农户增收主渠道

 东南网漳州6月4日讯(通讯员 沈乾生 吴楠 陈顺源 本网记者 陈惠华) 又到一年梅雨季节,诏安县梅洲乡梅州村的吴明玉却没有了往年的烦恼,今年4月份,他搬进了政府为其提供的闲置房,终于过上了有瓦遮头、风雨不愁的生活。在诏安,像吴明玉一样已经搬进安置房的农村贫困无房户有9户,另有46户的安置房已经破土动工。预计今年11月底,全县114户无房户的住房问题将全部解决。

 实施无房户安居工程、培植产业发展、加固贫困山村基础建设、挂钩精准帮扶、力促机制创新……今年来,诏安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帮助全县1.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早日脱贫,该县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产业培植 推动“造血”扶贫            

 5月25日,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的贫困户张东桂起了个大早,到后山坡拾捡鸡蛋。这些新鲜出炉的鸡蛋可不一般,蛋鸡的种苗来自村里的景坑雄鸡农业合作社,免费不说还提供技术指导,再加之是营养价值高的富硒鸡蛋,往往供不应求。原本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张东桂一家,如今靠着富硒鸡蛋就能实现每天百元收入。

 像张东桂一样,就地取材依靠富硒产业脱贫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近年来,诏安充分发挥“中国海峡硒都”“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优势,以富硒产业为依托,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目前已开发出富硒青梅、茶叶、大米、鸡蛋、水果、蔬菜、中药材、海产品等八大类富硒产品,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全县近20%的农业人口从富硒产业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诏安青梅产业富硒品牌效应日益突显。富硒青梅主要分布于诏安县太平、红星、官陂、霞葛等四个欠发达的山区乡镇,是该县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按照“富硒+扶贫”模式,诏安青梅产业形成年产值16亿元、创税1822.6万元发展规模,尤其在青梅制品出口方面实现逆势增长,出口创汇5752万美元,给近20万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2015年,全县农民因种植青梅平均每户增加收入近5500元。

 为了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全县41个贫困村根据村情实际制定了“一村一品”产业规划方案,主要有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土地流转、创办企业合作社、借力助产等五大方向。其中已成规模的有太平镇雪里村发展淡水观光渔业及雪里飞瀑乡村旅游、秀篆镇北坑村种植佛手香橼、霞葛镇庵下村流转了50多户土地带动贫困户种植贡柑、西潭乡引进嘉禾百利种苗有限公司等农业规模企业,增加贫困户就业机会。

 基础设施 力争“先行”脱贫       

 全县52公里的自然村水泥路硬化工程已完成前期规划,正在加快设计进度;8个未实现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的乡镇已完成方案审批,正在按程序实施;垃圾处理“村收集、镇转运”工程正在设计中;光纤宽带网络覆盖工程,乡镇行政村实现61个村全覆盖,44个村正在施工中……连日来,诏安县针对贫困山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四个覆盖”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据统计,今年1-4月份,该项目完成投资2133万元,涉及水泥路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通讯网络覆盖等方面。

 作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诏安县长期以来存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滞后的问题,交通不便、用水缺乏、卫生条件差、通讯网络不通等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针对全县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诏安县提出“四个百分百全覆盖”的扶贫举措,即50人以上的自然村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硬化的水泥路硬化,全县安全饮用水百分百全覆盖,垃圾处理“村收集、镇转运”百分百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垃圾收集点,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垃圾转运站),光纤宽带、有线电视网络百分百全覆盖。

 据了解,“四个百分百覆盖”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届时将有效解决贫困山村基础设施薄弱滞后的问题,为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的基础设施扶贫战役奠定基础。

 机制创新 力求精准发力  

“真是太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而且还是免费的。”5月23日,诏安县太平镇“健康扶贫”会诊队来到该镇的厚径村,患有混合型颈椎病和高血压的村民张大爷接受医务人员现场治疗时高兴的说。

 针对目前诏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人数较多、比例较大的问题,该县通过创新医疗扶贫新机制,率先在太平镇展开“健康扶贫”工程,并由太平镇政府与诏安协和医院联手,对该镇经审核认定并已建档立卡的909户贫困户、912户低保户、68户五保户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扶贫”,为当地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此外,为有效解决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激活脱贫致富的内生新动力,诏安县通过成立支农信贷协会,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保证担保,切实解决当地贫困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截至5月底,该协会已完成贷款272宗,贷款总额2177万元,受益人口达1145人。同时,该县纪检部门不断探索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新方式,在全市率先建立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督检查试点工作,通过开展乡镇巡查、选派驻村党风监督员、实行“财务联审”制度等方式,着力解决扶贫资金使用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的问题,实现扶贫领域监督全覆盖。

 挂钩帮扶 不落一户贫困户

“多亏了你的帮忙,再过一个多月,我种的佛手香橼就收成了,到时候收入也有保障了!” 5月26日,在诏安县秀篆镇北坑村,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潘浩再次到扶贫户王大爷家中走访,王大爷乐呵呵的说。

 北坑村长期以来仅靠茶叶和杂果等零星种植为主,产量低、收入少。为改变这一现状,潘浩经多方考察,最终为北坑村开出了种植佛手香橼的脱贫“良方”,并促成了北坑村与广东济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对接,使其成为该公司在广东省外唯一的种植基地。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到2016年,北坑村的佛手香橼种植将可为当地贫困村民增收400万元,真正实现“种一亩佛手果,养活一家人”美好愿景。

 像王大爷一样,依靠挂钩干部为其量身定制脱贫“良方”而正在实现脱贫梦的贫困户不在少数。近年来,诏安县积极探索完善干部挂钩帮扶机制,按照处级干部每人挂三户、正科级干部每人挂两户、副科级干部每人挂一户的“321”原则,安排处级干部35人挂钩105户,科级干部589人挂钩812户,其他对象由各乡镇村安排挂钩,实现精准扶贫挂钩全覆盖。同时,该县还选派了41名机关科级干部进驻重点贫困村,与市里下派的七名副处级干部同步到位,协助挂钩镇、村制定扶贫工作计划,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显著。

 此外,该县还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调整出台企业挂钩帮扶方案,并精心筛选了41个重点企业对41个贫困村进行挂钩帮扶,依靠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为挂钩贫困村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现企业帮扶贫困村的全覆盖。

  • 责任编辑:苏益纯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