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漳州2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黄建和 李沁涌 林勇文) “来,大家闻一闻,这水有矿泉水的味道”,2月22日,中仑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青龙一边告诉来访的人,一边从生猪排泄物沉淀池出水口掬一捧水来洗手。
在位于华安县沙建镇的中仑养猪专业合作社,从沉淀池流出的水干净透亮
中仑养猪合作社位于华安县沙建镇西坑村,成立于2009年,现存栏约2000头生猪,2015年在县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投资170万元实施生猪养殖达标排放项目。
项目投用后,整个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实现了零排放。“经过处理的水拿到专业机构检测,氨氮、磷、粪大肠杆菌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指标要求。”蔡青龙介绍说,“这种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模式,生猪污粪采用纯生物处理技术,运行成本主要是电费,每头生猪到出栏时也就在5至6元。”
“养猪,不能污染河水。”该镇日新村猪农陈海明也认识到养猪直排的危害性。前阵子,他把500头生猪卖了,这些天正对腾出的猪圈,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决不允许少数人破坏生态环境,让大家来‘买单’。”在2月10日召开的2017年华安县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再次发出“动员令”,号召全县上下形成统一共识,采取有力措施,对生猪养殖污染行为坚决说“不”。
华安,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是厦门、漳州等下游地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作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华安肩负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双重责任,整治生猪养殖污染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