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太平镇扶贫有新招,“家庭医生”进村入户

zz.fjsen.com  2018-01-23 10:14:3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2017年12月13日,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村部特别热闹,办公室、楼道上挤满了从附近赶过来看病的村民。大家在这里免费检查,看病、拿药,不少人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这是诏安县协和医院到太平镇村里开展的常态化义诊。

地处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诏安县的边远山区,太平镇从“健康扶贫”入手,探索医疗扶贫新机制,积极加快贫困人口就医“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医疗保险叠加“一站式”结算等普惠服务推广,借力“免、减、提、降”组合拳,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块“硬骨头”,走出了一条靶向更加精准、效果更可持续的健康扶贫新路径。

一个不能少 医疗救助覆盖全体贫困户

太平镇是诏安县“第一个吃螃蟹”实行医疗扶贫的乡镇。

医疗扶贫的想法起源于镇干部的一次走访。2016年3月的一天,太平镇干部到白叶村贫困户陈应清家走访时,老陈拿出了他的医药费账单:突发性脑梗死、二级伤残……

“老伴儿长期生病,家里就靠着几亩青梅和帮人送点货来过活。我如果病倒,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断了。”陈应清反映,为了看病,家里不仅卖了送货用的三轮车,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新农合报销之外,还有1000多元要自付,他希望镇村能有一些帮扶措施解决贫困户的医药费。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新现象,也是老问题。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这块“硬骨头”渐渐浮出水面。“这绝不是一个个案!”太平镇党委政府充分重视,决定对全镇贫困户患病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开展针对性帮扶。

经过走访调查,全镇19个村8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里,与陈应清一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数量达49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5.39%。“只有把这些人的难题都给解决了,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才有希望。”太平镇党委书记张文敏说。

欲拔穷根,先除“病”根。经过全面筛查,一份份贫困户健康档案迅速建立起来,按照患病病种、家庭状况、目前治疗及后续救助需求等情况信息,被分门别类地详细登记在册,一目了然。

在白叶村的家中,陈应清也有着这么一份健康档案袋,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扶贫手册、健康须知单、会诊单、优惠政策解析、补助标准表等一系列材料。村镇干部和义诊大夫常来家里坐,每来一回袋子就会重上几分。

细心整理着档案袋,陈应清告诉记者,县里去年启动健康扶贫工程后,将跟他一样的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全都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享受资助参保、普通疾病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等医疗救助待遇。

2017年,诏安县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三项制度全覆盖的同时,还将医疗机构与贫困家庭进行“联姻”,开展家庭签约服务,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签约27239人,覆盖率达100%,真正让健康医疗走进每一个贫困家庭,实现一村不丢、一户不落、一人不少。

一张救助网 多层兜底贫困户医疗费用

“不仅要人人都看得上病,还得让人人都看得起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贫困户张宝成,对这句话的理解尤为深刻。张宝成的家在厚径村沈碧自然村,狭小的旧瓦房里,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床。床上躺着他瘫痪多年的老伴儿。“老伴瘫了,我也病了,腰椎疼了五年,没敢去医院,怕太贵治不起。疼得实在受不了就吃点止疼药。”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张宝成的病情不断恶化,近一年多来时常卧床不起,不仅无法照顾爱人,连自身走路都成问题。

2016年5月,太平镇扶贫工作组在排查时发现了张宝成夫妇的情况,马上联系县协和医院接收张宝成住院治疗,并将他的爱人一并接入照顾,由医院提供三餐。

对于张宝成一直担心的医药费用问题,县协和医院院长黄丽明帮他算了一笔账:在城乡医保和大病救助基金的基础上,太平镇每月从扶贫资金中拨付4000元作为财政补助,与县协和医院共同兜底贫困户剩余治疗费用。此外,镇里还组建起由财政、县红十字会、社会捐助等组成的临时医疗救助基金,贫困户就医费用还可由临时救助基金进行兜底。

“算来算去,我都不用花钱。”张宝成激动地说,“简直跟做梦一样”。出院后,张宝成开始接村里的一些建筑短工活儿,每个月能挣近3000元。“等到今年青梅熟了,家里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张宝成说。

贫困户在诏安县协和医院基本实现了“一分都不用花”,那在别的医院呢?

为确保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太平镇积极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即时结算运行模块的医院端接口改造,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模式。贫困户入院时进行身份确认,不用预交押金,出院后再进行费用结算,有效减少了贫困家庭“有病不敢医,有病没钱医”“大病拖、小病扛”的现象。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镇里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应补偿基础上,再对保障对象的医疗费用叠加设置两道补助。”市医保诏安管理部负责人黄玉秀告诉记者,针对当前13类特大病种,贫困户还可实现单病种付费,报销比例平均高达95%以上,个人需支付的部分愈加减少。

对贫困户的多级医疗救助做法已经在全县推开。截至去年12月底,诏安医保管理部共计实现精准扶贫医院即时补偿15249人,第一道和第二道的精准扶贫补偿金额分别为215043元和432294元,农合补偿金4522428.71元,民政补偿金额为644807元,大病补偿金额达56591.21元,有效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

一站式服务 贫困户看病有了“医疗保姆”

医疗救助范围全覆盖、报销比例提高、费用支出减少后,贫困户看病还难么?

“依旧难。难的是迈出家门的那一步。”雄鸡村贫困户张巧娇告诉我们,村子里诊疗条件滞后,卫生所没有诊疗资质,看病到最近的医院至少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医院后还要挂号、找医生、拿药、填单据、报销,一系列操作让人想想就觉得复杂。”在张巧娇看来,这还仅是一次出门要完成的“事项”,如果需要经常复诊,简直“不敢想象”。

“许多贫困户文化程度低、见识面窄,到医院看病对他们来说是项难度很大的工程。所以有病就忍着,小病熬成大病。”太平镇党委书记张文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解决群众的切身困难,就是我们党委政府分内之事。”去年下半年,镇里与合作医院诏安县协和医院联系,定期走访贫困户,发现有人患病就及时上门服务,当好贫困户的“家庭医生”。

为了解决就医交通不便问题,县协和医院专门购置四部义诊车,每月定期下乡免费进行健康检测,每周一到周五派出4名医生到太平镇各村轮流义诊;对于前来医院就医的贫困户,实现接送免费、诊疗免费、食宿免费。

彻底解决贫困户“看病难”,还需要“一站式”服务来帮忙。去年起,全县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开通“绿色通道”服务。贫困户不仅可以在定点医疗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还能即时报销相应补偿费用。“特别是县医院新设立的‘医保服务站’,帮我们一次性办结所有相关审批手续,可方便了!”张巧娇说。

张巧娇就是从这时起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义诊团队每月都会来为她进行检查,并为她的高血压、贫血、偏头痛、颈椎病等多种疾病“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免费提供药品,督促她及时治疗。大半年下来,张巧娇逐渐恢复了劳动能力,并加入到村合作社中,通过养鸡养鸭来实现脱贫。

“如果碰到大病、重病,我们还会按照分级诊疗模式,及时与医院一起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并全程协助完成医疗救助手续,为贫困户减负减压,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太平镇人大主席叶龙钦看来,积极探索健康扶贫新机制、推进医疗资源和人才下沉、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服务水平,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助推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起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要精准扶贫脱贫、拥抱全面小康,这与我们‘健康扶贫工程’目标不谋而合。我们正全力以赴把病根和穷根统统拔出。”(记者 吴鹏举 蔡柳楠 王心如 通讯员 吴楠)

  • 责任编辑:苏海森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