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赤湖数万亩大葱滞销 农民期盼企业来收购
zz.fjsen.com 2018-03-23 15:36:5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漳浦县赤湖镇的大葱已陆续开花了,这意味着再不收割就只能烂在田里了。 东南网漳州3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苏海森 陈志远 文\图)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从这一天开始,农民开始有的忙了——春季大忙季节开始,春管、春耕、春种、春收即将进入繁忙阶段。不过,位于福建省闽南金三角的漳浦县赤湖镇的农民怎么也忙不起劲来。 往年这个时候,漳浦赤湖不少农民就要开始收割大葱了,而今年大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由于多重原因叠加,一片片大葱连白送都没人要。曾经远销国外的赤湖大葱今年一片惨淡,面对即将烂在田地里的大葱,农民们只有无奈和不知所措。
远望着自家的大葱,当地农民一脸无奈。 曾经:大葱远销国外,为农民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漳浦县是全国大葱主产区,据统计,目前全县大葱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15万吨,保鲜大葱出口量占全国的45%。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成熟的种植技术让赤湖镇成为漳浦县大葱最主要的产地,全镇大葱种植面积约3万亩。 赤湖镇大葱种植历史悠久,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一名台商将大葱种植引进赤湖后,收益可观,当地农民发现商机后,就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葱,逐渐形成产业化,大葱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介绍,全镇大约70%以上人口从事大葱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工作,大大小小的大葱生产加工厂有60多家。 十多年来,赤湖镇的大葱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国内的海南、北京、山东等地区,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许多葱农还走出赤湖镇,到周边的乡镇租地种植。近年来,一幢幢新居在赤湖镇拔地而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葱楼”。
目前,赤湖还有三分之二大葱还未收割,到4月份还没收割的只能烂在田里了。 现状:大葱滞销农民亏本,白送也无人问津 3月21日下午,东南网记者来到赤湖镇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大葱长势旺盛。根据当地气候,种植大葱每年分为两季,农历七月至十二月和农历九月至五月,一般长到三个月就可以卖了。照说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可葱田里却少有人在采摘,甚至有不少大葱已经烂在田地和路旁。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大葱收购加工厂,记者看到收购大葱的交易点较为冷清。该收购加工厂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收购加工厂有上百亩大葱种植基地,目前仅收割了十几亩,其余的估计到时候只能请铲车铲掉。“马上就要开始播种春稻了,田地被这样耽误着也不是办法。不是不收割,而是不敢收割,以前我们都会收购农民的大葱,不过今年不行了,价格太低够不着成本,收购越多亏的也越多,这些天还有不少农民想白送我们大葱,让我们到田里收割,我们都回绝了。” 面对记者的疑惑,陈先生算了一笔账:种植每亩大葱至少要投资3000多元,现在每亩大葱的收购价格只能在400元左右,每亩要亏损上千元;现在加工后的大葱每斤大约0.6元,每亩(约10000斤)可买到6000元左右,但人工、加工、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不菲。记者来到田间,看到一群女工在收割捆绑大葱。一位姓陈的阿姨向记者抱怨:“之前几年1斤大葱能卖到1元多,好多农民就是靠种大葱富起来的。想不到今年反而赔本了。”陈阿姨说,她们家一共3亩多地,全部种了大葱,现在大葱陆续开花,但还没有买家收购,再好的大葱只能烂在地里。其他的女工也表示,家里也有种少量大葱,今年行情很差,她们情愿给大农场打工,因为每天接近100元的工钱比卖自家大葱来得实在。
赤湖镇大大小小的大葱收购加工厂有60多家。今年不少加工厂干脆关门停业了。 探因:市场饱和是大葱滞销主因 据赤湖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镇还有三分之二的大葱还没有收割,到4月份再不收割就只能烂在田里了。为了将大葱卖出去,农民们找了不少方法。他们有的将大葱卖给本地菜市场,但是需求量太少,因为大葱并非南方餐桌上的常客。 记者了解到今年并非赤湖大葱第一次出现滞销现象,2016年和2017年都有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滞销现象,不过今年的困境尤为严重。此外,漳浦县其他乡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葱滞销现象。赤湖镇政府工作人员分析,近年来,大葱种植行情不错,刺激农民扩大规模,导致产量过剩,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随之下降。同时,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产量,也一定程度改变了大葱生长周期,南北大葱的销售季产生重叠。还有韩国、日本对大葱的订单比往年减少三分之二也是大葱滞销的一大原因。 赤湖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引导农民跟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思路,转向其他蔬菜种植,同时也希望有爱心企业能够尽量在大葱烂掉之前前来收购,否则既会让农民血本无归,也会影响下一季水稻的种植。 爱心贴士: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助农民卖大葱或者想买大葱,欢迎拨打东南网漳州站的电话(0596-2956089)咨询。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