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打造“老石码、古月港,最闽南、古早味”特色小镇

zz.fjsen.com  2020-01-16 16:50:0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冬日的阳光柔软,老石码人漫步在改造一新的锦江大道上,沿岸是九龙江西溪的滔滔江水,道路一侧是成排的百年榕树,勾起了不少市民儿时的记忆。

锦江大道石码段位于石码老城区,是龙海市区的主干道之一,同时也是一条沿江大动脉。因为属于早期规划路,存在路面破损、路道偏窄、设施老化等诸多问题,改造工程较为复杂,被列为龙海“一江滨两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历经近两年,约1.8公里的锦江大道石码段于2019年下半年通车。

如今,道路已由原本的两车道扩宽成双向四车道,中间规划了一条绿化带,数十棵老榕树次第排开,道路沿江一侧还有序摆放着三角梅盆景。

“这棵老榕树从我小的时候就长在这里了,这次锦江大道扩宽,把这些百年古树都保留下来,特别好。”56岁的杨国辉说,小时候他经常在这段江上游泳,夏天热了就在路边的榕树下乘凉嬉戏,这里有着他儿时美好的记忆。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是活文物,具有景观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龙海市住建局干部陈西红说,留住古树,就留住了乡愁。在锦江大道改扩建项目中,他们把沿线的二三十棵老榕树和木棉树都保留了下来,这些古树基本上都有100多年的树龄。由于立地条件的局限性,他们对部分古树的位置进行了微调,但要求施工单位不能随便乱截枝条、树根,如果确实有需要修剪的,也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原有的树台做了优化,让古树有良好的生长空间。

无独有偶,在龙海侨兴路的改造项目过程中,具有一定树龄的行道树也被保留下来,成为城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守住地标,守护悠悠乡愁

新春即将到来,位于龙海市区中心的龙海华侨大酒店(原华侨大厦)改扩建项目也接近尾声。这栋建于1984年的大厦,曾是龙海人心目中的地标性建筑。由于年代久远,设施设备跟不上现代需求,酒店的经营状况一度受影响。

2017年,由漳州旅投集团与龙海双第华侨农场合作,对龙海华侨大厦进行升级改建,并于2018年12月21日开工。为塑造建筑原有的时代风格,龙海聘请了原设计单位。

“1984年建设之初,也是我们单位的设计师过来规划设计的。”80后的陈玉姗是漳州市建筑设计院一所副所长,也是此次改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师。她告诉记者,原龙海华侨大厦由一栋9层的酒店主楼及2层裙楼构成,在上世纪80年代,建设难度是比较高的,成为设计院的一个得意之作,因此大家对此印象深刻。此次扩改建,他们又从档案里调出当年的平面设计图,并基本沿用该平面图进行改建。

由于当时参与设计的人员都已退休,为了解这栋建筑的建设背景、定位和结构,陈玉姗等人还专门向那些老同事请教,并对建筑重新理解定位,合理更新改建,赋予它新的生命。

此次改建,保留了主楼的整体结构,对立面进行改造提升,采用闽南红砖铺设外墙,与周边古街的闽南风格遥相呼应。并把裙楼改建成3层,新增一个大型的多功能会议厅。改扩建后的华侨大酒店换上了一件新衣,但旧有的风格仍留存,既让市民眼前一亮,又勾起心中的记忆。

龙海华侨大酒店董事长周毅俊告诉记者,此次改扩建按四星级标准建设,集住宿、餐饮、会议、商务等功能为一体,设计客房90间套、中餐包厢7个、容纳100人的自助餐厅1个、容纳300人的宴会厅1个、容纳26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1个及大堂、商务中心等,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华侨大厦曾是龙海市知名度最高的酒店,大家办喜事、聚餐都喜欢来这里。”35岁的吴艺能是土生土长的龙海人,他认为,这个地标性建筑在原地保护下来,守住了市民悠悠的乡愁和回忆。

改造古城,改出“古早味”

对小镇石码的记忆,多数人会说起民国初年开始建起来的那些骑楼。

石码的骑楼,一家连着一家,店门前面留着通道,形成一条走廊,称之为“五脚距”,既可自家纳凉,又方便路人溜达,做生意还能照顾到客人不被雨淋日晒。

石码镇后港片区的建筑也多为骑楼式,古街上的人家门前都立着一床竹隔,起到挡风遮雨等作用,屋里的人可透过竹隔看到外面,但外面却看不到里面,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诗人舒婷曾在《到石码去》文中写道:“我的感情里永远有一扇开着的小门,像一个简朴的画框,嵌着那天的阳光,那条市声喧闹的条石街,和一个‘精灵儿’三十二年绵绵的眷恋。”

后港片区在明代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古月港的补给港,在上世纪90年代是石码著名的商业区和居住区,曾一度繁花似锦,但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老街区年久失修,市政配套日渐老化。为改善石码老街区的居住条件,完善街区路网建设,龙海市决定以后港片区为试点,先行启动后港片区旧城风貌修缮改造工程。

城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力勇介绍,此次修缮改造工程工期为500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将于春节前动工。修缮改造过程中将采用建新如旧的方式,收集旧砖旧瓦旧石板作为新建建筑的材料,充分保护好骑楼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保留下来的2座寺庙采用落架重修的方案,对原寺庙的构件逐一编号留存,原址原貌还原寺庙。

通过整治蔡港河、修复五板桥、拓宽古街路面,梳理出具有闽南特色的人文院落和街巷空间,恢复当年石码古镇商埠风貌,再现“老石码、古月港,最闽南、古早味”的古镇记忆。(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小英 通讯员 周志荣 陈刘娟 陈晓琼 文/图)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