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华安县官畲村:火了畲村 富了乡亲

zz.fjsen.com  2021-05-05 13:19:1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种起铁观音,发展畲族特色风情旅游,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火了畲村 富了乡亲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是闽南地区三个完整保留畲族语言的村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华安县帮助官畲村发展畲族特色风情旅游的信心。作为特色村寨,官畲村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种起铁观音,发展畲族特色风情旅游,让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种起铁观音

摘掉“赊村”贫困帽

“20多年前,官畲村缺乏特色产业,村民以种植水稻、紫薯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有的村民买瓶醋都靠赊。”官畲村党支部书记蓝庚远说。官畲村建在半山腰上,村里通往外界只有一条8公里的羊肠小道。外村姑娘不愿嫁过来,村民只能以“小姑换大嫂”的形式,和临近的畲族村坪水村联姻。

改变村子面貌的第一件事物是铁观音。

说到铁观音,华安县得天独厚,唐朝时已开始培植茶叶,至明清,华安的铁观音早已随海上丝绸之路远播南洋。官畲村近500米的海拔和特有的红土特别适合铁观音的种植。1999年,日进茶厂进村推广铁观音,并承诺包销茶青。企业兜底,村民们却不买账:“种水稻,好歹有饭吃。种茶万一亏了,就啥也没有了。”

时任官畲村村支书的蓝金福决定放手一搏。他开垦了7亩荒地,第一年种茶就净赚3000元。一袋子茶叶竟可以换来一年的稻谷。蓝金福决定“一个不落”地带领村民致富。

每天七点半,老支书熟悉的声音在大喇叭里响起。县里扶持茶产业政策、种茶如何赚钱等,蓝金福天天讲,月月讲。男女老少心动了,他们在制茶老师傅的指导下,逐步提升了制茶技艺。

后来,政府帮忙注册成立畲寨茶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施放有机肥,手工采茶、制茶。现如今,该合作社已升级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官畲’茶叶商标成为漳州市知名商标。我们还进一步创办了‘初心’品牌。”华安县新圩镇人大主席、官畲村驻村干部林英介绍,如今全村茶园1630亩,年产值800多万元。

整合畲族文化资源

发展畲族特色风情旅游

官畲村是闽南地区三个完整保留畲族语言的村庄之一。不仅畲歌畲语在此完整保留,祖图、祖杖等反映畲族文化的器物也独具特色。“在县领导的引导下,我们决定整合畲族文化资源,讲好官畲村故事。”蓝庚远说,2016年起,官畲村开始了“旅游兴村”探索之路,建起百米长的环山步道、40座色彩斑斓的“瓢虫屋”民宿、蓝丝绸般的“彩虹桥”等。随着官畲村的发展,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旅游”成了他们发展新坐标。

“跟着政府走,准没错。2016年,我开始做民宿,白天带客人玩,晚上炒盘自家的土鸡蛋、一盘小河虾,客人们吃得赞不绝口。”凭着勤劳和真诚,村民钟智明家的客人越来越多。经过几轮提升,家里现如今有一栋别墅,9个标间,设施齐整。

小村名气越来越大,村干部们琢磨着创办旅游公司。可问题出现的速度,让人来不及喘气。“车辆管理不好,一到节假日道路十分拥堵。民宿存在恶性竞争。公司员工之间多是亲戚,无法协调矛盾,游客的体验感不好,人流引不进来。”蓝庚远说。

搞好乡村游,必须想新招。

2018年底,官畲村正式和国企漳州旅游投资集团结成“亲家”,企业收购官畲村相关旅游配套,并对官畲村旅游资源进行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村民拥有固定回报和景区门票收入分红,政府监管发力确保多方利益。“门票的10%给村里。每年给村里30万元的分红,每5年递增一次。”蓝庚远说。

政策虽然好,村民一开始却不认可:“建景区是好事,可规章制度太多了。家门口不能停车、晾晒衣物,还要把家里鸡鸭转移到村外去,麻烦!”村干部联合村里党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让走过弯路的民宿业主现身说法,少数带动多数。

实践是最好的调解员。如今的官畲村,路上看不到鸡鸭鹅屎了。污水处理、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环境绿化、宽带入户……官畲村面貌焕然一新,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道路两旁是被刷成七彩颜色的楼房和各式各样的楼阁栈道。

吃上“旅游饭”

发展体验互动乡村休闲游

“光靠一家一户,这事儿难成!”林英把官畲村的发展模式总结为:政府引路,规划先行;公司管理,统一经营;农户主体,改造提升。

如今的官畲村,名气渐大,成了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全村有90%的村民从事跟旅游有关的工作,有八分之一的人口直接服务于官畲景区。村集体年固定收入增至51万元,全村村民年入分红现金49万元。全村日接待能力3000人,村民人均年收入2.4万余元。

每天一早,村民蓝彩珍和小姐妹们便穿上了畲家独特的“凤凰装”——彩花装饰的长辫高盘于头顶,右开襟的衣裳上镶嵌着金色花边。她们在村口印有“官畲”二字的巨大牌坊下摆上长桌,桌上斟满了畲家自酿的米酒,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跳起迎宾舞。

“唱畲歌、跳畲舞、学畲语、尝畲菜、品畲茶,我们打造出丛林穿越等一系列具有畲族风情的旅游项目。”官畲景区副总经理郭毅说,如何提升服务、优化体验,家家户户也都在动脑筋。

有的农家院甚至建成星级酒店标准。走进院门,满院花香,老榆木茶几搭配民族风情沙发。一桌客人正用餐,炖全羊、山野菜、小河虾、柴鸡蛋,满满当当,热气腾腾。

乡村休闲旅游,讲究体验互动。当山里人,吃农家菜,玩点啥好呢?官畲人盯上了屋后的高山,建起了250米高空滑索。人们可以滑过山谷,俯瞰官畲村美景。与此同时增加的服务还有很多:微信订房、WiFi覆盖、摄像头安保……乡村旅游进入智能化时代。

精致起来的,还有村民本身。

村里多次组织村民培训学习礼仪、服务、烹饪等。从铁观音到乡村游,官畲村就像一扇小小的窗口,见证基层农村发展理念的一次次提升,刻录下乡村振兴的一步步深化。

等待官畲村做的还有很多——

村里已投资500万元新建一座停车场,新建一条6.5公里的水泥路串联景点。村里正积极申请4A级景区,着手提升一些夜间体验项目……大家坚信,官畲村的明天会更好。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通讯员 唐小玲 黄建和)

  • 责任编辑:马伊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