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历史的八尺门海堤昨日全面拆除
2021-11-30 10:11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陈志远 我来说两句11月29日上午10时15分,随着八尺门海堤最后一段堤岸成功拆除,八尺门海域实现全面贯通。 本报记者 李 林 摄 11月29日上午10时15分,随着八尺门海堤最后一段堤岸成功拆除,八尺门海域实现全面贯通。被海堤隔绝六十年后,东山湾、诏安湾的海水重新“拥抱”在一起。 八尺门海堤曾经是进出东山岛唯一的陆上通道,全长569米,堤面宽7米,西起云霄县陈岱镇礁美村,东至东山县杏陈镇后林村。此前,海堤断开了诏安湾与东山湾,天长日久,“两湾”海水交换和自净能力减弱,导致八尺门海域泥沙淤积、水质恶化。漳州市东山生态环境局局长李结生表示,海堤拆除后,两大海湾贯通,预计每天将有3000万立方米海水流入海域,巨大的潮汐量可把沉积多年的泥沙带走,八尺门海域有望再现碧海银滩、鱼跃鸟翔。 八尺门海堤曾被称为“致富堤”。1959年12月,为改变东山岛交通不便和淡水缺乏的困境,时任县委书记谷文昌决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填海造堤。经过一年半艰苦奋战,累计投入砂石45万立方米,海堤于1961年6月竣工。“贯通那天,全县男女老少像过年一样涌上海堤,奔向对岸。”后林村老人协会会长、79岁的林自田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然感到振奋。1973年,八尺门海堤上筑起57座向东渠槽墩,引入云霄淡水,解决了海岛用水瓶颈,为近海养殖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东山的繁荣。林自田说:“没有八尺门海堤,就没有东山的今天。” 近年来,随着八尺门大桥、大产大桥投入使用,东山岛外引水第一水源改扩建工程完工,八尺门海堤及渡槽的功能被逐步取代。海堤带来泥沙淤积、水质下降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是时候给海让路了。2020年11月,八尺门海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仅用时一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渔排清退签约工作,400余户养殖户郑重地按下了红手印。“退堤还海,造福后代,我们全力支持。”大产村养殖户李平武充满期待。 “退役”的海堤依旧发挥“余热”。此次工程拆除的石头将用于周围海岸护堤的建设,目前已完成护岸2.4公里;清理出的淤泥用于红树林苗木的种植,目前已种植4万多株。下一步,东山将深挖海堤断面,以确保顺利通航。此外,东山还将修建纪念馆,保留并修缮部分渡槽,打造“红色阵地”。 曾担任谷文昌警卫员的老党员何坤禄,特意在海堤拆除前到现场留影。他回忆道,谷文昌老书记曾设想在海堤上留下涵洞,以便海水流通,但由于技术、资金受限而无法实现。他表示,“建海堤、拆海堤,都顺应了群众的呼声、时代的需要,都体现了谷文昌精神。”(记者 杨瑞 通讯员 欧东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