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名中医黄熙理54年从医路
zz.fjsen.com 2023-11-22 08:43:53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66岁的黄熙理,在从医路上已走过了54个年头。从漳州一中的校卫生员到上山下乡时的赤脚医生,从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医学生到漳州市中医院妇科的学术带头人,黄熙理的从医经历,充满传奇。 “中医太神奇了,我要学中医” 1957年,黄熙理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到当助产士母亲的影响,黄熙理从小就对医学有亲近感。1969年,刚上初中的黄熙理,当了学校的卫生员,这一当,就是5年。“每节课下课铃一响,我就往医务室跑。”学生活泼好动,小磕小碰是常有的事,黄熙理做得最多的,就是帮助伤员清洗伤口并上药。 高中时的一个暑假,学校组织校卫生员到龙溪地区中医院(现为漳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中医外科学习实践。跟随名老中医林惠珍、杨书邦学习针灸、推拿、抓痧、外科换药的过程中,她看到因腰扭伤被人扶进来的病人,经过老中医的针灸、推拿处理,症状立刻缓解,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笑着离开。“中医太神奇了。”少年时期的黄熙理惊呆了。 高中毕业后,黄熙理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漳州市石亭公社畜牧场担任赤脚医生,负责畜牧场百余人的日常医疗。那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让她坚定了学习中医的信念。原来,有一回,黄熙理不小心刺破了手上的疔疮,引发感染后导致上肢红肿。疼痛难忍的她连忙求医于市中医院的老中医杨书邦。在不打点滴、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黄熙理手上的疔疮被迅速治愈。“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学医,我要学中医!”黄熙理说。 1977年,黄熙理如愿考上福建中医学院。从此,她的从医生涯,紧紧地和中医联系在一起。 “医者,治病更要治心” “黄主任,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成功怀孕了。” “多亏了您,我才能顺利生下宝宝。您看,宝宝满月了。” “主任,我的更年期症状缓解了很多。” …… 翻着手机里一条条“报喜”的微信聊天记录,黄熙理喜不自禁。“女性一辈子碰到的生理问题,远多于男性。我很庆幸,我是一名妇科医生,能够运用中医帮助女性朋友们。” 1982年,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的黄熙理,分配到漳州市中医院妇科工作。多年来,黄熙理在临床中突出中医特色,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方法。“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西为中用、中西结合。”这个理念,黄熙理一直坚持至今。如今,虽已过退休年龄,但黄熙理依然坚持每周看诊。“来找我看病的,一般都是疑难杂症,我能帮一个是一个。” 熟悉黄熙理的人都知道,她看诊的时候,很慢很慢。有时候,一个病人要看半小时以上。“很多病人找到我的时候,过往的求医经历都是一把辛酸泪。”黄熙理说,面对这样的病人,医生首先要去倾听。“医者,治病更要治心。很多病人都会在意医生有无认真倾听,是不是能感同身受。” “还要继续学习,为中医事业做更多事” 作为学科带头人,黄熙理注重科室的中医特色建设,注重优秀团队的人才培养。在她和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漳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福建省中医妇科重点专科、首届漳州市中医专科专病人才培训基地,护理单元被授予“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今年,她还获评福建省第三届名中医。 作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妇科教研室主任,黄熙理承担培养妇科研究生13人,多次被福建中医药大学评为“先进带教老师”“先进实践教学管理者”,所在教研室多次被福建中医药大学评为“先进带教科室”。 2017年,黄熙理退休后选择继续留在医院工作,每周定期门诊和病房查房。作为国家级、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导师,目前带教继承人10多名(4名已出师)。除了临床、带教工作,同时还进行漳州市首届名中医工作室(2021年已完成验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工作。 教学相长,54年的从医路,黄熙理认为自己一直走在“学做中医”的路上。“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要继续学习,为中医事业做更多的事。”她说。(闽南日报记者 杨婉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