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互联网广告“躲猫猫” “擦边球”现象考验监管

2016-08-17 08:32: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

互联网广告“躲猫猫”,如何监管?

东南网8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实习生 陈燕)

今年7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界定互联网广告包括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要求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互联网广告的广告主对广告内容真实性负责……

9月1日,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新规实施在即,记者调查发现,相较以往竞价排名广告满天飞,弹窗广告屡禁不止等现象,目前许多搜索引擎和客户端都“干净”了许多,但仔细搜索后发现,隐蔽广告仍然不少,一些广告仍然遮着“推广”“热选”等面纱,“躲猫猫”现象普遍存在。

网络广告太隐蔽

《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

可是,不少网络广告在打“擦边球”,如用其他字眼模糊属性。记者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发现,大量标注为“掌柜热卖”“HOT”“商品精选”的品类,按其属性都应属于广告,平台上却并未明确标注出“广告”字样。另外,在某搜索引擎记者输入“关节炎”“怀孕”等目标时,网页跳出的第一条链接是某民营医院的网址,其后缀为“商业推广”,也没标注“广告”。

有的广告转入地下。记者在某搜索引擎的贴吧、知识问答、百科中发现,帖子下面仍然有大量的广告网址链接,这些链接部分为匿名网友提供,点击后搜索结果会先指向一些行业广告网站,之后再次进行广告跳转。比起在搜索引擎首页的广告推广,这些广告的隐匿性更强。

有的广告属性模糊。记者发现,在微博和微信上,“大V”发布广告已经成为一些自媒体重要的盈利模式。记者浏览几个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发现,许多阅读量超10万、标题夺人眼球的文章拉到最后才发现是“广告”。有网友评论调侃:“情感话题,读书话题,娱乐事件,最后都能自然地跟广告挂上钩,这算不算‘润物细无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