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治涝有何良方?省政协老委员专家组成员陈雨农:汲取其他城市经验

2023-09-13 19:27:17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福州市沁河路下穿。谢靖雯 摄

福州仓山区上三路福建蓝豹救援队正在转移受困群众。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502.jpg

内涝过后福州清理路面。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9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9月5日至6日,受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影响,福州遭遇强降雨袭击,多地出现严重积水内涝,交通受阻。如何更好地治理内涝,福建省政协老委员专家组成员陈雨农建议,国内有很多城市在防涝方面取得不错的经验,值得福州学习借鉴。 

台风“海葵”不仅给福建带来了暴雨,珠三角也出现了强降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发生内涝、滑坡、道路中断等险情。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香港天文台9月7日深夜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全港多个地区出现积水。而仅隔一天,香港特区政府就表示,由于天气已趋缓和,交通及道路情况大有改善,决定于9月8日24时结束“极端情况”。

香港年均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时有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到访,使北郊低洼地带和市区部分旧区面临洪涝风险。香港如何治涝?香港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排水防涝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地块、道路、绿化带、水系等元素,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和能力。

陈雨农收集了香港排水系统的资料,他表示,香港的排水系统由多个排水管道、泵站、水闸等组成,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排水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十分到位,确保在台风来临时能够发挥正常的排水功能。

此外,香港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合理调度、分流等方式,确保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香港还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在台风来临时,香港会迅速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涝准备。同时,香港还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确保在台风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香港注重社会参与,鼓励市民参与台风防涝工作。”陈雨农说,福州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通过宣传教育、组织义工队伍等方式,提高市民的防涝意识和技能,加强社会参与的力量。他认为,福州可借鉴香港在城市规划设计、排水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应急响应机制和社会参与意识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城市防涝能力建设,提高城市的抗台风灾害能力。同时,福州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防涝模式。

国内各大城市同样积累了不少治涝的经验。北京全市海绵城市建成区达标面积比例达31%,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利用。此外,按照“当年发现,次年治理”的原则,滚动治理积水点119处;升级改造90座下凹式立交桥雨水泵站,新建调蓄池66座,增加调蓄能力21万立方米。按照《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2025)》,到2025年,将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65毫米不发生积水,其他道路及新城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54毫米不发生积水。

上海市通过实施“水乡园林”工程,加强了城市绿地和园林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同时,上海市还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排水系统的标准和质量。上海市水务局发布的《上海市河道(湖泊)报告》显示:2017年,全市河湖面积共620.98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仅9.79%,不足10%。重视河湖水面率问题后,填河行为被严格限制,2022年,这一数字回升至10.3%,接近2035年不低于10.5%的目标。  

自2015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确定16个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以来,各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启动。武汉就成为首批16个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通过在城市地面上铺设透水砖、增设下凹式绿地、建设雨水花园等措施,让城市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目前,武汉市累计完成52个建设分区295.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占建成区面积32%;预计2023年还将建成海绵城市55平方公里,累计38%建成区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预计2023年还将建成海绵城市55平方公里,累计38%建成区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南京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推进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源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5%。到2035年,南京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

陈雨农表示,各个城市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防涝模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