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意见》
2021-01-19 10:05:48 来源:微游甘肃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每年至少策划制作1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展览、各级各类博物馆流动展览进校园次数每年不少于10次、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策划或承接中小学现场教学每学期不少于1次……近日,甘肃省教育厅与甘肃省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5年,博物馆(含纪念馆)将成为全省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堂。 博物馆策划展览 要“听”中小学生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会同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有效利用博物馆学习。全省一、二、三级博物馆每年接待中小学生人数不低于观众总人数的30%、25%、20%,其他博物馆每年接待中小学生人数不低于观众总人数的15%。每年至少组织辖区中小学校各年级学生集体参观1次博物馆,相关博物馆应安排1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导览,没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的应安排1名资深业务人员导览。 全省各级博物馆策划展览时,要主动征求和注意吸纳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结合教学需要和自身兴趣,积极参与博物馆临时展览和流动展览策划制作。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每年至少策划制作1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展览。各级各类博物馆流动展览进校园次数每年不少于10次。加强与省外博物馆特别是少年儿童类博物馆馆际交流,注重陈列展览的“走出去”和“请进来”。 围绕甘肃特色文化 推动博物馆素材进课堂 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会同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结合教学计划、学生认知规律与兴趣特点和博物馆实际,重点围绕纳入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莫高窟、铜奔马、简牍等有甘肃特色的文物和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黄河文化、革命文化,将课堂搬进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民族地区博物馆要将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活动课程和现场教学内容。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会同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推动将博物馆陈列展览、文物藏品等素材以及史前文化、周秦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等有甘肃特点的地域文化和敦煌学、简牍学等特色学科内容,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编写范畴,实现文物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更好体现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实际效果。 各地教育、文物部门要充分调动包括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在内的“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着就近、便利原则,指导和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利用“乡村记忆”博物馆开展学习。推动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中小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加强馆际交流,挖掘和释放各级各类博物馆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潜力。 “教育+文物” 共同策划推介“3+N”研学活动 《实施意见》还明确提出,各地教育、文物部门要共同策划推介以“参观一次陈列展览、参加一场专题讲座(座谈)、参与一项互动活动”为基础,辅以其他体验内容的“3+N”模式高品质博物馆研学活动。各地文物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开发至少1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面向省内外中小学校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开展博物馆研学,博物馆志愿者团队里的中小学生比例不低于五分之一。 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主动对接同级教育部门和地方中小学校,结合不同年龄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博物馆进校园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相关课程和教育教学项目,为中小学校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课程提供有力支持。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相应的课程与教育教学项目资源库;相关教案、课件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应事先经同级教育部门审定。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会同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在法定节假日、纪念日和传统节令期间,加大组织引导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的力度;在中小学寒暑假期间特别是“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前后,策划专题展览、专场参观及相关教育教学项目,或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