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旅厅局长会召开:今年文物工作重点任务公布!
2022-01-12 10:14:57 来源:文博圈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日,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六大工作亮点,部署了2022年十项任务。 2021年六大工作亮点中提到文物工作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实施,文物安全形势和保存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泉州申遗获得成功,博物馆和社会文物改革发展系统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切实加强。 2022年十项任务中提到工作思路方面 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2年主要任务中提到文物工作 落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任务。实施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筹备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加大考古发掘、研究力度,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进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攻关,用更加充实的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历史、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理念体系。 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实施好文物平安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革命文物、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动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组织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推进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机制创新和试点建设。 — 全文阅读 — 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 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 六大亮点 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真理魅力、体悟思想伟力 坚持把学习贯彻这一伟大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会传达学习21次、101项,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7次,组织编辑《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摘编(2021年版)》等学习材料。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对批办件逐一分工、逐一推进。 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督查长效机制,及时跟踪问效、确保落实到位。 2.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专题理论研讨等活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党课、“两优一先”表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等工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求实、务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有力,文化安全工作机制更加完善,重大风险研判应对工作不断加强。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央巡视整改等工作有序推进。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开展监督执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文化和旅游系统风清气正局面得到巩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力提振。 3.积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等重大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牢牢把握庆祝建党百年这一主题主线,各项宣传展示工作有声有色,特别是举全系统之力、创作排演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将建党百年文艺创作推向高潮。 援疆、援藏工作稳步推进,对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和黄河、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编制取得积极进展。 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共建“一带一路”等文化和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冬奥主题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陆续推出,冬奥城市文化活动、北京2022冬奥文化全球行活动等广泛开展。 4.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文化和旅游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得到充分体现 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动态调整文化和旅游场所开放政策,更新疫情防控指南,推动“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建立健全跨省旅游“熔断”机制、启动旅游热点防疫预报机制。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帮助市场主体用好用足普惠性扶持政策,出台针对演出企业、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的纾困助企政策,启动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改革试点,开展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 5.坚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推动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 重大文艺工程项目深入实施,优秀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不断涌现,文艺评论常态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启动实施。 命名27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83个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实施,文物安全形势和保存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泉州申遗获得成功,博物馆和社会文物改革发展系统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切实加强。 全国古籍资源分布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国务院公布第五批32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保护单位445家。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各地建立非遗工坊近110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彰显集聚效应。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加快发展。 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高,智慧旅游、文明旅游深入推进。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首次纳入国务院督查激励范围。 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有序推进。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构建。“体检式”暗访评估常态化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顽疾得到有效遏制。 中老(挝)友好年、中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入选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欢乐春节”“美丽中国”“东亚文化之都”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建设稳步推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台湾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计划顺利实施。 6.着力强化宏观管理、提升治理能力,各项组织保障工作切实加强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10部专项规划编制出台,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了地方规划。 文化和旅游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年度任务圆满完成。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立法和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有序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加强。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反响强烈。 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重大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 2022 十项任务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2年工作思路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202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 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强调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特别是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 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在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回信时指出,80年来,你们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秉承延安建院初心,赓续延安红色血脉,积极践行艺术为民崇高使命,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家们在舞台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创作了许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做到了德艺双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还指出,画家要出好的作品,就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接地气,真正去琢磨,用心去体会。要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中华文明情怀。 强调就像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那样,文艺工作者也要深入生活搞创作,文艺创作的高原、高峰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强调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要有“毕其功于一生”的精神,要一辈子坚守,而不是“毕其功于一时”,只有这样才能出优秀成果。 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第二,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谋划好、开展好、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召开党的二十大,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要聚焦这一要事、突出这一主线,统筹部署推进各项工作,努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文化和旅游力量。 一是要组织好主题性文艺创作和演出演播、展览展示等活动。二是要组织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三是要组织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四是要组织好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执法保障行动。 第三,要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科学论断,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 要深刻把握这一新任务新要求,切实落实到文化和旅游工作中去。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要鼓励创新创造,更好适应新时代新变化。三是要立足扩大内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文化和旅游市场。四是要加强中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五是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第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与文化和旅游发展。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国际局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行稳致远、再开新篇。一是要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二是要着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行业恢复发展。三是要着力为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纾困解难。四是要毫不放松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五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 2022年工作主要任务 1.要高举思想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奋进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关键要靠旗帜引领方向、汇聚力量,要靠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深刻理解其中蕴涵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其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悟其中展现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自觉做这一伟大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具体举措、体现到具体工作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2.要以创作为核心任务、演出为中心环节,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 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做好主题性文艺创作、演出、展示等工作。完成好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重大文艺演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等重大任务。 推进重大创作工程项目策划实施,紧贴人民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创作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广为传唱、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着眼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加强相关选题策划和储备。 要办好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和“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办节原则,突出新时代、新风貌、新气象,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突出三地联办特色,集中呈现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 完善文华奖、群星奖评选办法和奖项设置,修订《文华奖章程》,组织好评奖活动。统筹办好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越剧、评剧、豫剧、晋剧等节庆和音乐、杂技、美术等展演展播展示活动。 实施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健全文艺评论工作体系。加强艺风艺德建设,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3.要以提升效能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水平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遴选和推广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 稳步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项目,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办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广场舞展演、“村晚”示范展示、大家唱群众歌咏等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 加大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文化权益保障力度,提升公共文化场所为老服务水平,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推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引领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4.要加大文化遗产工作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落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任务。实施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筹备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加大考古发掘、研究力度,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进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攻关,用更加充实的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历史、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理念体系。 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实施好文物平安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革命文物、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动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组织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推进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机制创新和试点建设。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和活化利用,配合中宣部召开全国古籍工作会议、制定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和2021-2030年国家古籍规划。 推进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动态管理。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继续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非遗记录工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工程项目。制定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活动。 5.要统筹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和新型业态发展壮大,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强数字文化产业国际标准应用推广。 出台推进线上演播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持续打造线上演播、智慧剧场和沉浸式体验示范项目。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及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 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和新一批国家级园区、基地申报。出台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推动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加快设立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发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用,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佳节好物”等品牌。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展会。 6.要深化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制定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配合中宣部开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推进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 积极推动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打造文化底蕴厚重、中国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实施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21-2030年)》。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旅游产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复核。 推动自驾游、冰雪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海洋旅游等业态创新内容、提质升级,继续加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更好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 实施国家智慧旅游建设工程,推进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计划,推动智慧旅游场景应用落地见效。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办好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暨展播活动。 7.要坚持培育、监管两手抓,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繁荣发展 出台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制定等级旅游民宿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旅游服务品牌建设培育、信用经济发展试点,探索剧本杀、电竞酒店、云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管理试点工作。 持续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治、教育、警示等多种手段,推动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加强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经纪人员、演艺人员管理和行业自律,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推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娱乐场所管理办法》修订。 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质量监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完善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健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统一着装,举办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 加大市场执法力度,推进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等重大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系列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督办重大案件、维护市场秩序。 8.要统筹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 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工作大局、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化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继续完善中外文化和旅游合作机制,深化双边、多边务实合作,推进政府间文化协定和执行计划签署。 聚焦文化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规则制定,推广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建好用好世界旅游联盟,推进总部建设。 实施“一带一路”信息共享计划和青少年使者交流计划,培育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品牌,继续加强丝绸之路国际联盟建设。实施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亚洲旅游促进计划。 持续打造“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品牌项目,提升东亚文化之都影响力。举办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集中做好黄河文化对外推广。 加强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做好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有关工作,继续打造“艺海流金”“情系中华”等传统品牌,举办香港国际旅游展、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等展会活动。 9.要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深化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推动落实《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 强化法治思维、树牢法治观念,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立法和文物保护法修订等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旅行社条例修订。 加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编制发展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各项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人才培养选拔,开展好各类培训,加强艺术教育、旅游教育行业管理。 强化社会组织管理,积极服务文化和旅游工作大局。加强调查研究,推进行业智库建设。提高财政保障和财务管理能力,积极推动在建重大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十四五”规划项目尽快落实落地。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推出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健全制度机制,完善统计标准,规范和改进旅游统计工作。 10.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定不移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 完善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探索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评价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扩大高知群体和优秀青年骨干党员发展比例。 深入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工作“回头看”。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 做好2022年工作 要求高、难度大、责任重 文化和旅游系统—— 要提高政治站位,着眼“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抓到底、落在实处。 要坚持奋发有为,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斗争意识,在挑战面前有攻坚克难勇气、在机遇面前有锐意开拓精神,树立干事创业良好风貌。 要注重增强才干,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自觉跟上工作节奏、赶上时代潮流、锻炼过硬本领。 要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以责促行、以责问效,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致广大而尽精微,积跬步而行千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