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 / 星印象 / 正文
“杀手”不太冷静 魏翔很“成功”
2022-02-21 作者:肖扬​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柳绿

为这个角色等了23年

42岁第一次当男主角,魏翔笑说他为这个角色等待了23年,“我从在北京学表演到今年23年。学生时代的伙伴,绝大多数现在都改行了,所以我在42岁时能迎来自己第一个电影的男一号,回头看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虽然演的是喜剧,但是对于魏翔来说,却是一次非常累的考验,“我觉得接下来要是再接这种类型的表演,如果是演男一号的话,我真得锻炼身体。这部电影演得已经超越了过瘾,对我的体力和精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个中原因,魏翔介绍:这部电影创作了整整三年,其间遇上了疫情等多种不可控的因素,团队为了制作这部电影也吃尽了苦头,以至于在演完之后,自己内心觉得失落。

谈喜剧

喜剧片难在包袱“度”的拿捏

除了体力和精力上的挑战外,魏翔认为喜剧的另一个难度是“度”的把握,“它是喜剧片的特定设置,不是一个纯现实主义题材,所以要高于生活,但那个度不能太夸张。而如何始终保持一个准确的度,这就是难的地方,特别是刚开始的头10天。我们第一场戏反复拍了4遍,就是为了找到这个人物的感觉,还好我找到了。”

如何找到《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度”?魏翔认为一个是魏成功本人的基调,一个是他饰演杀手的基调,“还有就是在喜剧片中,除了喜剧部分的正常戏和悲情戏出现的时候,所抖的包袱度的拿捏。”

虽然不好演,但魏翔的心态还比较放松,“拍摄的三个月期间,除了第一天开机的第一个镜头内心有一些紧张,之后没紧张过。可能我干的年头长了,心态上已经比较放松。”

魏翔透露说拍的第一个镜头在正片里并未出现,“是演战场上的一个士兵,死里逃生地从弹坑里往外边爬。当时稍微有点紧张,因为我是第一个拍的主演,要为其他人的表演定调。之后就不会紧张,因为我知道紧张没有用。”

魏翔的这种不紧张,得益于他多年的话剧训练和演出。魏翔说:“话剧练的是基本功和外部表达技巧,如表现力的锻炼、心理素质的训练。当然,话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基本是两个行当,电影需要更准确、细腻、自然,因为银幕太大了,你眼神里是什么样,观众完全能够感受到。话剧舞台离观众3米以外,我真流泪你都看不到,更多的是通过肢体和声音来展现。当然,话剧所要求的这些,也是表现力上的基本功,练扎实了对拍电影有好处。”

魏翔认为电影就该高标准地拍,“演员就应该做到这样。有太多人不太了解演员,因为他可能看到太多滥竽充数的人,以为演员全是这样,认为会说话、长得好看点就能当演员,当然远远不是。如果都做到这样,大家不会对演员的表演有那么多意见。”

1  2  3  


关键词:魏翔,电影,喜剧,包袱,观众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