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卓晓銮(左二)在云度新能源汽车公司调研企业人才工作。 陈建鹰 摄 东南网10月26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伊晓燕 朱崇飞 林晓鸿)上月初,莆田市委组织部公示了莆田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和壶兰英才初步人选,分别是9人(团队)和80人。9月25日,莆田市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成立,集聚了340名各类高级人才,并将于10月26日和11月7日邀请专家前来讲学。最近,莆田人才工作喜事连连、硕果累累。 近几年,莆田创新人才政策,畅通人才住房、工作补助、子女就学等绿色通道,创建一批重点突出的创业创新载体,实现筑巢引凤,注入鲜活动力。 “以才引才、引才育才、育才用才,引导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今年4月,在调研企业人才工作时,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卓晓銮说。 呼唤人才 “随着鞋服纺织、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的加快转型,莆田许多国内电商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寻找‘蓝海’,跨境电商日益壮大,急需大量掌握一定外语技能、熟悉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熟悉平台运营规则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但受限于外语水平、销售能力等因素,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困局。”在福建百盛大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辉告诉记者。 据城厢区跨境电商中心运营总监朱志华介绍,2016年仅在亚马逊平台上,莆田尚未结算的资金在高峰时就达50多亿元。在该中心,有22家莆田线上电商企业,这些企业2016年下半年的总营业额近3亿元。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莆田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风生水起。7月1日,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项目正式量产,填补了莆田电子信息产业LCD面板空白。8月29日,云度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首款车型π1下线,当天就与客户签下了3.2万辆的订购协议。“云度是我省首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一头连着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头连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总经理刘心文说。 然而,新兴产业同样面临人才困境。“面板行业目前在高校中基本上没有对口的专业,毕业生了解和学习行业技术情况、企业生产工艺,需要较长时间。”华佳彩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曾浩说,“一时间想在莆田找到成熟的技术人才,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于莆田来说,有个无奈的人才境况。当地每年有数万名高考生前往外地就学,但毕业后回到家乡就业的却不多,即使是一小部分回乡的人群中,也以文科生为主,工科类少之又少,这与发展势头正劲的新兴产业形成鲜明的反差。 另外,莆田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就是经济体量小,人才集聚功能弱,现有产业发展程度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大,导致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和产业人才偏少。 “受限于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尴尬的地理位置,相较于福州和厦门,莆田的‘人才磁吸力’相对弱些。”莆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蔡金春说,“但通过优化服务,例如政策优惠、人才评选、生活保障等,做到真情招人、留人,专业育才,汇聚成人才洼地。目前,莆田处在‘产业选人’阶段,以产业为支撑,引进人才立足于产业特色和发展布局。” 引进人才 9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上,德国专家托马斯成为我省唯一的获奖者。他是莆田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从事鞋用材料、化学原料的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现任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化工总工程师。 “莆田的创新创业环境不错,拥有可供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托马斯说,他所在团队自主研发的一项3D立体印刷工艺,先后申请专利12项,为企业赢得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单。目前,华峰公司在全球拥有一个120多人的设计研发团队。 根据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医疗健康、化工新材料等几大重点发展产业,莆田市委组织部将引进的人才分门别类,设立专门的人才库进行管理。“完善人才进出机制,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做到能进能出。截至目前,已有17位人才退出。”莆田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郑意凡说。 其实,早在2001年,莆田就率先与中科院所属的八个分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连续16年合办科技项目人才对接会,引进创业创新团队10多个、高级人才160多人,已达成科技成果合作项目260多个,对接项目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探索出“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的院地合作新模式。 为了给院士专家创造用武之地,莆田搭建了多种平台,包括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1个国家级高新工业区、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等。 人才的不断涌入,给莆田产业转型升级安上了助推器,在“弯道超车”中增添了一股动力。 “今年,要再招400人。”林金斌博士现任三棵树公司研发工程部经理,也是莆田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说:“过去15年,三棵树是我国涂料界发展最快的企业,已跃居为行业领导品牌,靠的就是广度选才、深度育才、气度用才、温度留才的‘四维’人才战略。” 海山机械公司位于荔城区,在2014年黄向阳加盟后,带来了一个40多人的技术团队,研发出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挖掘吸运车,填补了莆田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产业的空白,尤其是在高效涡轮上取得的关键性突破,使其拥有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 培育人才 不久前,就应用化学技术的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事项,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华峰集团进行了探讨。据了解,应用化学技术是我省“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去年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批改革试点项目有43个,其中,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有2个项目入选。 “政府提供校园校舍,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和车间,学校提供师资和课程,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力度。”华峰集团副总裁方志坚说,“由职业院校单独培养转变为校企联合培养,打通了企业技术工人学历提升通道,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短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当地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莆田学院在人才培育的角色担当中不可缺失。去年11月,该校专门成立了六大产业学院,包括医疗健康、工艺美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子商务、食品与化工,无缝衔接本土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 为了向华佳彩项目输送人才,莆田学院设立了由三个不同专业的41名大四学生组成的“华佳彩班”。莆田学院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元庆介绍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按专业分班级,即使有“订单班”,也存在专业壁垒,但华佳彩公司需要的毕业生不止一个专业。 “华佳彩班”采用“3+1”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体系、实施培养过程、分享师资、评价培养质量。大四上学期,由企业资深工程师来校讲授理论指导课程,从大四下学期开始,学员进入企业实习直到毕业。实习期间,华佳彩公司向学生发放基本工资、餐补和加班费。 不同于企业特色班,莆田学院商学院与城厢区跨境电商中心“联姻”,设立了校外跨境电商实训基地,采取“学徒制”培训方式,由1位创业导师带领2至3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实践边学习,帮助大学生熟悉平台运营规则,提升产品定位、产品营销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目前已培养了近千名跨境电商人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