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文史 > 正文

陈国华:将莆田本土文化融入艺术创作

2018-12-17 09:35  易振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探讨油画《莆仙戏——海神妈祖》

东南网莆田12月17日讯(通讯员 易振环 文/图)他有机结合莆田传统工艺与西方艺术,用油画展示妈祖文化、莆仙戏文化;他将莆田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传承和弘扬本土特色文化……他就青年艺术家陈国华。

妈祖故乡——莆田,去年12月27日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油画产业之都”称号。近段时间,位于城厢区的莆田(国际)油画城归一轩艺术中心,陈国华和林海英正在探讨油画《莆仙戏——海神妈祖》。他说,这幅作品将妈祖梳帆船头、立志不嫁、身许大海、救苦救难的情节与海面的浪涛、明灯、红丝带等为背景的虚实空间在画面中展现,与妈祖梳发明志寓意融为一体,重点体现了妈祖立德、行善的大爱精神。

“妈祖文化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我们世代信仰妈祖,我母亲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是妈祖文化精神的践行者,加上我妻子出生在妈祖故里湄洲岛,十分熟悉妈祖精神,这种正能量能给自己无穷的创作灵感。”倾情妈祖文化的陈国华坦言。

因着这一份浓厚的妈祖情怀,陈国华热衷于妈祖文化的传播。陈国华介绍,以前的画作,多以国画的形式,且展示妈祖相关传说、故事的作品不多。“用油画创作妈祖文化作品,形式上是个突破。”陈国华说,2008年,他创作了首幅妈祖像油画作品,此后此类作品被湄洲祖庙等妈祖文化机构收藏。目前,他应湄洲妈祖祖庙特邀,创作、设计了系列妈祖主题的油画,可延伸开发为伴手礼等文化交流礼品,专门用于祖庙董事会与世界各妈祖文化交流机构交流。

青年艺术家陈国华

提起从事油画创作的缘由,这位青年艺术家娓娓道来。孩提的他常流连在被称为木雕、石雕工艺村的荔城黄石镇金山村各个家庭工场,为师傅们递工具,偶尔帮他们打磨作品学习雕刻,在民间工艺浓厚的氛围熏陶下,他爱上了工艺美术。1995年,他开始步入从艺生涯。2008年,他创作的作品第一次参加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原创油画作品展,便获得最高奖“优秀奖”。2010年,他创作的作品《妈祖慈光》参加妈祖诞辰1050年书画作品展并被收藏。至目前,他已获得各级展览特等奖及金奖18个、银铜奖近30个。

妈祖文化历经千年传承,成为跨越国界的精神和文化符号,目前全球信众达3亿多人。为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需要从不同角度创作妈祖文化艺术作品,但这并非易事,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并加以理解。近年来,他多次组织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协会的会员画家,前往湄洲岛采风,创作了包括湄洲女系列、湄洲风情等妈祖文化系列油画。

油画《莆仙戏——海神妈祖》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陈国华的外公曾创办了莆仙戏剧团并任团长,他的父亲是莆仙戏从业人员并继任了团长,现在仍从事剧团接洽事务。正是有了这一特殊的情感纽带,陈国华对莆仙戏了解颇多。这两年来,他正在构思系列莆仙戏、折子戏《大且喜》的油画创作或设计,力争在艺术创作莆仙戏文化方面有所收获。至目前,他已先后创作了莆田本土的廉政人物江春霖、李富、蔡襄等相关作品,被多家家风家训馆使用,传播正能量。

展望未来,陈国华希望,当代艺术家应该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把莆田优秀文化和艺术传播出去,让世界能更好了解妈祖故里、美丽莆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