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王敏霞)11月3日,九仙山气象站站长陈为德郑重地打开了地暖开关。驻站30年,他真没想过能在高山用上地暖。 九仙山气象站总是在全省率先入冬。山下是秋天,山上已然冰冷刺骨。当天,室外9.5℃,室内18℃,身处其中温暖如春。 九仙山气象站,位于戴云山脉海拔1658米的九仙山顶。不仅是泉州260多个气象站台中海拔最高的,也是我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 1955年10月1日,这里发出第一份气象报文,标志着九仙山气象站正式建立。65载风云变化,这座高山气象站经历了从“三苦”到“三暖”的变迁。 “三苦”下的坚守 “以前都是老石头房子。第一代气象人肩扛背驮,将一石一瓦挪到山顶,建成了我们的第一个家。”今年初搬进新建的5层新大楼,陈为德时常想起他1990年刚到九仙山气象站工作时的情形。 气象人有“三苦”: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 九仙山气象站是国家二类艰苦气象站。一年365天,平均305天都是雾日,最长连续雾日106天;163天有8级以上大风,最长连续大风日数36天;年平均雷暴日76.3天。这里常年平均湿度为88%,最高气温29.9℃,最低气温零下15.6℃。 这些数字意味着,两道玻璃窗,仍挡不住山顶的冰寒;一年四季被子衣服总是湿嗒嗒,墙壁发霉,木床朽烂;石头房漏雨又漏风……陈为德说,加上气压低,他们喝的水都只能烧到95℃,吃的饭只有用高压锅才能煮熟。 去过九仙山气象站的人,都会被这里高山流云、翠峰叠嶂的美景折服。然而,常年驻守这里的人,必须忍受寂寞和清苦。早年,用电不便时,工作人员看书都是奢侈。因为潮湿,家人的来信都无法保存。 九仙山气象站处于850百帕大气层高度,刚好在指标层上,采集的气象资料对预测天气、气候变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标意义,同时还肩负着航空天气预报任务。建站的30多年内,这里的气象观测全靠人工测、肉眼看,无论风雨雷电,每一个小时就要出来观测记录。 陈为德说,因为当时设备简易,观测雷电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1967年7月20日,老站员赖开岩正在户外观测时,遭遇雷暴袭击,不幸殉职,年仅27岁,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气象烈士。 然而,面对“三苦”,九仙山气象站一代又一代的气象人选择了坚守。这里有全省海拔最高的党支部,锻造出了著名的“扎根高山、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敢于奉献”的高山气象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