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行业资讯 > 电力 > 正文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打造坚强堡垒 为乡村振兴贡献电网力量

2023-08-16 17:29:20  林昌熔 杨州安 贺金徽 杨剑 赖长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6日讯(通讯员 林昌熔 杨州安 贺金徽 杨剑 赖长娇)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年来,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深入实施“旗帜领航”党建工程,持之以恒锻造坚强红色堡垒,深入践行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以可靠供电保障、优质供电服务、良好电力营商环境,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电网动能。

强组织,构筑乡村振兴红色联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三明供电公司党委积极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村网共建”“党建联创”为载体,构筑乡村振兴红色联盟,共同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持续深化村网共建活动。公司先后选派10名优秀党员干部到驻点村挂职帮扶,组织当地县供电公司党委、支部与挂钩帮扶村党支部开展联创共建,实施打造红色堡垒、精准光伏扶贫等帮扶项目37个,创建“村网共建”示范点10个,将乐县石富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和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沙县区俞邦村获评国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两名同志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脱贫攻坚表彰。

持续深化产业帮扶活动。定期组织39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田间地头、烤烟房、烤谷子、制茶等用电线路安全检查、故障抢修等志愿服务活动,当好“电保姆”。发挥行业优势,汇聚多方合力,从共享服务阵地、共优营商环境等7个方面,精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党建+”工程,组织党员骨干作为光伏扶贫电站专属客户经理,“一户一策”做好1335个光伏扶贫电站办电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保障“电站同步并网、电量全额消纳、收益及时支付”,2018年以来为贫困地区带来收益8500余万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搭建“慧农帮”销售平台和开展网络“带货直播”等活动,全口径消费扶贫超144万元。

持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示范表率作用,建立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8个国家电网志愿服务驿站,建成建宁县濉溪镇大源村“电力爱心超市”,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电”亮乡村振兴路。2023年以来,公司三名员工获评“福建好人”,两名员工入选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名单,三名员工入选第三季度“福建好人”候选人名单。

强电网,保障乡村振兴可靠用电

乡村要发展,电力是基础。三明供电公司党委深入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增强农村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全力提升农村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提高办电服务效率,降低农村用能成本,夯实乡村振兴电力基础。

扛稳电力保供首要责任。三明供电公司党委深入实施“党建+电网建设”工程,接续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小城镇中心村、“村村通动力电”及中央农网项目建设,农村户均容量超4.93千伏安的小康水平。积极服务城镇化建设,完成老旧小区电气升级改造31个。大力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建成263个乡村电气化惠农富民项目。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配套电网规划建设,建成I、Ⅱ类乡镇公共充电站13个。

打造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增强“为客户代言”能力,做优供电服务品质。着力保粮食安全,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报装、安装、送电全过程优质服务,开展春灌秋收供电安全隐患大排查,消除用电安全隐患。着力保农业发展,为当地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电能支持,组织一批专业人员主动上门,为花房温度、湿度等参数智能调控献智出力。建立农业应急响应机制,从协调物资、人员、流程等方面特事特办,多部门共同发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服务农村重点民生领域。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助力电力资源优势转化,探索“电力+公安”“电力+林业”“电力+通信”等共享合作模式,有效降低公安部门杆塔自建数量48.6%,切实提升农村等偏远地区的治安防控水平,已建成共享杆塔596基,节约投资248万元。与林业部门共同构建精准、快速、高效的山火互防体系,为林业防灾安装“电力眼”。“电力+公安”合作模式入选《国家电网工作动态》及《国家电网公司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典型案例集》;“电力+通信”光纤共享模式获现任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及省工信厅的充分肯定,并由国调中心行文推广。

强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服务标杆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三明供电公司党委创新构建电力党建网与乡村服务网“双网融合”机制,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供电服务标杆,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转变成“服务零距离”。构建“双网融合”示范网格,组织所属217个支部点对点与252个乡村签订“双网融合”共建协议,建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支部书记挂帅当好网格管理员,党支部党员骨干作为网格长(片区经理),并通过实施党员“一带二”、“双培养一输送”等党建载体激发普通网格员的动力,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联社区促治理”“联乡村促振兴”活动293场次。延伸拓展“有事找党组织”机制,对外发放网格服务卡,进乡村收集、整理用电诉求意见;对内打通诉求办理通道,将网格服务成效纳入党建星旗指数管理考评体系,以绩效杠杆撬动服务质效提升。

打造“光明驿站”示范窗口。统一在沙县区俞邦村等14个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建设国家电网志愿服务驿站,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电力延伸服务。持续完善和提升驿站宣传教育等服务配套,在驿站提供饮水、充电、阅读、留守儿童伴读、敬老助残等服务,累计服务群众2.7万余人次。

铸亮“光明先锋”党建品牌。三明供电公司党委组建39支“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607名,党员505名,占比83.2%。近年来,各服务队聚焦“五个服务”(政治服务、抢修服务、营销服务、志愿服务、增值服务),实施办实事项目197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70余人次。联合6家央企,建立“服务进社区、进乡村”长效机制,通过现场办理业务、志愿服务,将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2020年,公司“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2022年,“光明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再次获评三明市“新时代党建服务品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