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省内率先!泉州三明山海协作实施方案出台

2024-04-01 17:41:49  泉州发布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1日讯 2023年1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泉州与三明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促进优势互补、协作共赢,日前,泉州市政府与三明市政府联合印发《泉州市与三明市山海协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省内率先出台实施。今后两市将紧紧围绕产业协作共兴共融、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事业交流合作、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五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力争到2030年,两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人文、生态、交通等领域深度互融,努力为全国、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产业协作是重头戏,未来将通过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数字经济合作交流、文旅康养产业合作、现代农业合作来实现。

工业上,支持泉州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15条产业链与三明钢铁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竹木、氟新材料等11条特色产业链加强协作,促进两地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三明打造高质量承接泉州产业转移“优选地”。

现代服务业上,深化两地在国家物流枢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协作,加大三明陆地港、公路港与泉州港、泉州陆地港的海铁联运、多式联运的连接联通,携手推动兴泉铁路沿线县连通泉州始发的“中欧班列”,共同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地区分拨中心。

文旅康养产业上,泉州是世遗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拥有历史文化等丰富文旅资源,三明也具有历史文化、精神文明、生态康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品牌优势,今后两地将加强线路对接、资源共享和市场互动,建设两市山海文旅康养产业合作基地,共同打造“山盟海誓”“丹山碧水”跨区域精品线路和产品,互惠性推动两市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平台共建方面,发挥泉州“资金+技术+管理”和三明“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的互补优势,共建可持续发展项目,探索构建项目策划、招商推介、项目信息等互联共享机制,支持开展联合招商,争取落地一批重大招商项目。

基础设施方面,一条泉三高速公路沟通和见证了山海情,今后两市还将共同争取昌福(厦)高铁、福建省港口后方铁路通道等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依托兴泉铁路、向莆铁路进一步拓展联通通道,通过实施“邻县高速通”“乡镇便捷通高速”、打通跨区域“断头路”等工程,完善两地公路网络;支持泉州晋江机场与三明沙县机场在航线航班开拓等方面合作共建;支持两地跨流域引调水,启动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尤溪—泉州)前期工作。

生态文明方面,共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特别是将依托闽湖水上资源,共同打造尤溪县至德化县高品质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

市级层面基础上,两市也将加大县级和部门特别是8对县级山海协作(即,鲤城区与明溪县、丰泽区与建宁县、洛江区与宁化县、石狮市与清流县、晋江市与尤溪县、南安市与将乐县、惠安县与泰宁县、安溪县与大田县)。双方还将乘势上海三明对口合作的良好契机,相互用好泉州、三明在沪资源,推动上海、泉州、三明三地交流交往更加密切。(来源:泉州发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