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_ > 台湾时政 > 正文

民进党推“台独”课纲毒害台湾贻害两岸

2023-12-15 08:48:44  来源:台海网  责任编辑:陈玮 
分享到:

近日,台湾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北一女)老师区桂芝公开批评民进党当局推出的”2019课纲”“去中国化”,尤其是删去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廉耻》一文,令学生不再有机会思考何为廉耻,是“无耻课纲”,迅速在岛内发酵,引发持续热议。

从历史上看,台湾当局推动“台独课纲”由来已久。从李登辉时期的“1999课纲”开始,台湾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台湾部分的内容就单独设立章节,同时还推出《认识台湾》教材,暗藏“台独”意识和日本皇民史观。2001年陈水扁上台后,力推“法理台独”、“文化台独”将台湾史单独成册,还将中国史的明、清两朝移入世界史,企图分裂中国历史,突出台湾历史。到了蔡英文的“2019课纲”,推动“台独化”、“去中国化”更是变本加厉,完全把中国史从历史教科书中抹去,换成所谓“东亚史”。不讲抗战,也不讲光复,甚至将“中秋节”改为所谓“台秋节”。同时,不断削减文言文比重,被删除的古文包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广为传颂的经典名篇。民进党当局这样赤裸裸地进行“台独化”“去中国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不了解中国历史的真相,不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不知道两岸具有长久以来共同的历史文化传承。更加严重的是,台湾青少年一代在民进党“台独化”和“去中国化”历史文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经过民进党“台独教育”的毒害,有相当比例的台湾青少年不了解真实的中国历史,他们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只认同自己是台湾人。民进党从历史和文化的层面切断两岸之间的连结与根脉,其心何其毒也!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承,两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历史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增进两岸国家认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中华历史文化不仅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根基,还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将两岸同胞的认同联系在一起,将两岸同胞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华历史与文化遗产不仅为两岸同胞提供了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身份,更让两岸同胞都能够感到彼此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中华历史文化作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软实力”能够使两岸中国人更有自信地站在国际舞台上,能够有力强化两岸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这不仅仅建构和加强了两岸之间的内部认同,同时也成为国际社会正确了解、认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

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民进党为了谋求选举利益,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推动“台独”和“去中国化”,在两岸之间不断设置交流障碍,妄图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阻断两岸之间的联系,切断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交流。民进党当局推动的“2019课纲”就是把台湾的历史文化教育同政治挂钩,公开将“台独化”“去中国化”渗透到历史、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不仅持续删减中华传统文化的所占比重,不断弱化文言文及语文教学内容,而且将古文中所蕴含和承载的哲学、人文理念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一并削减、扭曲和摒弃,使得台湾的教育只强调功能性、功利性而不再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不再具有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树人”功能。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不断侵蚀、毒害台湾教育、文化领域,必将持续弱化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少年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与掌握。从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角度来看,民进党的“台独教育”将进一步弱化台湾同胞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这对于增进两岸之间的历史文化连结、化解两岸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契合都是至为不利的。

民进党当局应停止推动“台独化”教育的错误做法,为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少年一代还原历史真相,从两岸同为中华历史文明的组成部分、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的角度出发,重新建构正确的历史文化教育体系。广大台湾同胞应认清民进党当局推动“台独教育”背后真正的政治目的,认清中华历史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脉与精神家园。从两岸交流的角度而言,越是在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形势下,两岸越是要冲破阻力、克难前行,通过开展更多层次、更加深入的文化、教育交流,加深两岸同胞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与理解,强化彼此之间的历史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两岸共同携手,共同推动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祖国统一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更大的精神动力。(文清 特约评论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