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湖里区 > 先锋湖里 > 正文

厦门金安社区党委探索“135N党建工作法”

2020-07-04 21:22:12  作者: 王珏  来源: 人民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 夏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原标题:厦门湖里区金安社区党委探索“135N党建工作法” 让主题党日有形有效

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也是全国首个保障住房安居样板工程。社区居住人群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社区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党员197人。近年来,探索“135N党建工作法”,突出主题党日活动政治属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新形式。

突出“1”个功能,坚持把强化政治功能放在首位,发挥社区党委核心引领作用,结合时政热点、学习要求和形势政策,指导社区下属9个党支部按照“固定时间、明确主题、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原则,依托厦门党建e家、微信等线上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教育基地、党员示范楼道等线下阵地,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督促在职、在册党员积极参与。

依托“3”大抓手,以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片区”三个抓手,深化主题党日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责任区,建立学习、议事、服务、积分“四项制度”,完善小组认项目、党员认岗位、支部评实效、群众评表现“双认双评”机制,突出全程纪实,强化常态督导,推行量化积分管理,将主题党日与党员“三亮”先锋行动整合推进,校准党员常态化参加组织生活的“生物钟”,让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成为自觉习惯。

开展“5”大实践,结合“小区治理、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环境秩序、治安管理”五大实践,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结合“党员双报到”活动,组建党员带头的小区治理志愿服务队,整合小区警察、小区调解员、小区医生等专业人才,引导在职在册党员认岗领责,在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中争当先锋,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家门口”的红色服务。打造党员示范楼道,招募楼道红色管家认领各梯每个楼层,建立楼幢微信群和QQ群,开展“邻里纠纷劝一劝,小区治安看一看,不良行为批一批,垃圾分类带一带,群众有难帮一帮”的自我管理,推动主题党日落细落小、落到日常。

建立“N”类项目库,建立主题党日活动项目库,涵盖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党性锻炼等3大类30小项内容,为小区党支部提供主题党日“菜单”选项。坚持党味这个根本点。紧扣时政热点、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开展书记上党课、诵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电影等党味浓厚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学“习”心得分享会、学“习”金句总动员、金安之声等系列活动,拓展党员学习分享新思想的平台。突出民生这个基本点。面向居民提供矛盾化解、助老爱幼等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覆盖到扶弱助困、垃圾分类等各个领域。通过征集、兑现、解决居民群众“微心愿”“微困难”“微建议”,以支部为单位,组团认领“抢购”,专项对接圆梦微心愿、金安心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项,让主题党日成为党员践行宗旨意识的重要平台。聚焦实效这个关键点。社区党委号召垃圾分类“微项目”认领活动,支部主动认领垃圾分类包干点位,党员带头到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宣传引导,成为垃圾分类实践先锋队和坚强后盾。在疫情防控中,小区党支部主动认领守点任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宣传、车辆人员进出管控等工作,将党性锻炼的阵地搬到小区疫情防控一线。

通过“135N”党建工作法,使主题党日活动由松散疏漏到无缝覆盖,对内形成严密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对外形成强大的动员力和渗透力,将社区内更多的优势资源集聚起来,让社区有活力、管理出实效、居民得实惠,党组织的战斗堡垒进一步提升。

通过开展党员“双述双评”“一三五党员向前冲”“党员帮帮团”等活动,切实将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实在网格、结对帮扶确立在楼道、服务承诺开展到楼道,让党员居住在楼道、服务在楼道、奉献在楼道,有效延伸党员八小时外的服务场域。

通过“党员深入楼道中,作用发挥楼道里”,加强楼道党员与楼道邻里经常性的联系,楼道党小组成立以来,组织开展 “菜香满邻里”百家宴、“环保999”垃圾分类宣传、征集党员居民笑脸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相处。(王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