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集美区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普及活动

2023-12-07 08:33:10  作者: 林桂桢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有新更有心 “普法课堂”开到家门口

集美区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普及活动,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鹭莹12月2日,2023年集美区“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集美大学正式启动。

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集美区高校林立,辖区内十多万大中专院校师生既是普法宣传的重点对象,也是该区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推进法治集美建设的“智力宝库”。

本次宣传活动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以青少年普法工作为重点,于12月1日至7日期间集中开展法治辩论赛、“普法集市”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普及活动,让法治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推进法治集美建设。

法治辩论赛开打

引领大学生关注法治热点

12月2日下午,第三届闽南地区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决赛在集美大学尚大楼举行。最终,由医学生组成的厦门医学院代表队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赛事举办以来,参赛阵营中首次出现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辩论队。“非法学专业学生有意愿参加以法治为主题的辩论赛,而且还能在初赛、半决赛中‘杀出重围’、闯入决赛,最终夺冠。这说明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举办三届以来,普法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关注法治建设、思考社会热点和法律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法效果显著。”业内人士表示。

作为集美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实践和重要抓手,高校大学生辩论赛在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基础上,今年以更高规格打造闽南地区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邀请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仰恩大学等共12支高校辩论队参与,参赛队伍数量较上届增加一倍。

集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旨在引领青年大学生更深层次思考社会问题及法律问题,积极探寻法律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探讨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热点问题,在法治实践中展示当代青年风采,培育“时代法治新人”。

法治教育基地落成揭牌

拓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11月28日,厦门华锐双语学校举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落成揭牌仪式暨“宪”在进行时法治嘉年华。

据了解,厦门华锐双语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由法的起源、我国宪法、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安全要点、禁毒知识、网络安全等单元模块组成,精心挑选了与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双语讲解、图文并茂的展板、模拟法庭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向本校师生、国际学生进行宣传展示。

“我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落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丰富的法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待事物公平正义的精神。”华锐双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也将继续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引入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拓展法治教育的内容,努力让学生享受更加全面系统的法治教育。

目前,集美区共建有6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法治学习的平台,不仅是法治知识的传授,更是法治精神的传承。”集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青少年通过法治教育基地,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在“宪”在进行时法治嘉年华现场,学子们结合自身经历和对法治的理解,发表激情澎湃的法治演讲,并带来法治小剧场《拒绝校园霸凌》,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治观念。

“普法集市”开张

带您体验沉浸式普法

12月2日,在2023年集美区“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后,一场“普法集市”在集美大学火热“开市”。来自集美区司法局、集美区人民法院、集美区检察院、集美区税务局等20多家普法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向群众分发法治宣传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现场还设置了趣味游戏互动环节,学生们可参与互动答题、现场闯关、集章打卡,在游戏中体验沉浸式普法教育,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

集美大学文学院的吴楚翘同学刚参加完宪法答题,又火速投入下一轮答题闯关中。她说:“作为大学生,无论学的是不是法学专业,我们都有必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助力法治国家建设。这个活动的举办非常有意义。”

据悉,集美区普法成员单位还深入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实践站,开展普法宣传,把法律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

亮点

集美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立足辖区高校林立、青年聚集的特色优势,创新普法模式,丰富普法品牌,拓展普法服务阵地,扎实开展法治宣传和普及工作,推动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不仅为“八五”普法中期交上满意的答卷,更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创新普法模式

打造“嘉庚云课堂”

《民法典》是一部让人一生有法可依的法律,它如何影响着你我的生活?今年5月,一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直播课,如约与广大网友“云见面”,集美大学教授现场授课,讲解《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应用,受到众多市民的欢迎。

据了解,近年来,集美区司法局重视法治宣传的创新和普及,巧用现代化手段,深耕互联网进行智慧普法,打造了嘉庚云课堂品牌系列活动,并连续举办三届,成为集美区青少年普法活动的亮点品牌。

嘉庚云课堂活动以线上直播互动、线下实践强化的方式,针对青少年群体,并延伸至其学校、家庭,从“灌输式”普法到“互动式”普法。在线上,采用直播授课及线上互动的方式,通过邀请法律专家、心理专家来授课,以《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题,用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案例来深度解析相关法律知识。

在线下,在每年的嘉庚云课堂系列普法活动中,集美区司法局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扩大传播范围,结合法治小记者报、亲子法治知识竞赛、体验式法治夏令营等法治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推动法治知识进万家,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拓展服务阵地

打造普法服务高地

去年9月,第二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在厦门举行,发布了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十大成果。其中,集美区司法局联合税务部门打造的“海丝法务税务普法服务中心”,入选论坛成果展示中的创新国际法律服务矩阵。

据了解,集美区围绕“走出去”企业和两岸青年创业者法律需求,结合海丝中央法务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和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特点,打造“海丝法务税务普法服务中心”。这一法律服务新阵地,有效扩大税收普法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辖区法律服务层级,成为全国率先建成的“走出去”“引进来”企业实体法律和税收服务平台。

通过互动大屏、场景模拟、图片案例等方式,结合现代自动化技术、声光电效果,为企业提供集跨境税收、法律宣传、办税维权等一条龙国际法治服务……位于软件园三期的“海丝法务税务普法服务中心”,创新“门对门”法治宣传新平台新渠道,打造立足厦门、辐射两岸、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高端税收普法服务平台。

抓住“关键群体”

丰富青少年普法品牌

11月11日,“法治在心中 共护向未来”集美区青少年法治演讲比赛在乐安中学举行。9位选手登台,围绕宪法和法律,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学法、普法的故事。

作为著名文教区,集美区牢牢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举办全市首个亲子家庭法治知识竞赛——集美区亲子家庭法治知识竞赛,连续三年举办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以赛促学,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于去年正式实施,集美区趁热打铁,成立集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中国集美学村“家长学校”,推荐34名教师成为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共计开展386场线上或线下家庭教育讲座,累计有153363个家庭受惠;推出全市首个《家庭教育促进法》法治宣传动漫,以及全省首部社区矫正微电影《正心》,并开展微心愿等活动,并发挥普法志愿者联盟力量,深入学校、村居等开展普法宣传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并整合“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进一步提升青少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和自我防范意识。

此外,集美区结合宪法、民法典等主题宣传活动和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在校园及周边开展普法活动;连续3年举办中小学法治夏令营活动,为小营员们举办法治讲座,组织模拟法庭、模拟交通管制、参观法治基地等活动;在全区62所中小学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在2022年“宪法卫士”活动中,学生参与率全市第一。

组建“蒲公英”志愿队

撒播法治精神种子

在集美区,有一支志愿服务队,他们不惧风吹日晒,深入各学校、企业、社区、乡村、景区等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就是集美区“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343名成员,有的来自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公证处等单位,有的是高校法学教授、资深律师以及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等经验丰富的法治工作者和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

集美区“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作为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宣传品牌的试点,紧密结合集美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的优势,以及交通发达,人口密度大、增量大,新厦门人多等特点,打造优质特色普法品牌。

目前,集美区“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已培育四个特色矩阵——在软件园三期“海丝法务普法服务中心”打造“海丝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基地,为企业提供普法志愿服务;在杏滨街道锦鹤社区“法治超市”打造“先锋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基地,为乡村、社区提供普法志愿服务;在厦门华锐双语学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造“双语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基地,为国际学生、外籍人员和本校师生提供普法志愿服务;在诚毅学院普法志愿者联盟基地打造“学村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基地,为辖区民众适时提供普法志愿服务。

其中,集美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大学生分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创作以案释法舞台剧《整容风波》《向校园贷说“不”》,解读侵权责任相关法律知识;制作微动漫《继承篇》《婚姻冷静期》和微视频《学习了解民法典》,解读“帮不帮”、“扶不扶”、“高空抛物”、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结合闽南特色文化创作对口快板《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答嘴鼓《民法典,来重视》、闽南话讲古《寻情记》等民法典法治文化作品,将法治精神的种子通过各种创新宣传形式,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