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市集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昨开幕

2023-12-27 08:21:44  作者: 林桂桢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言资政担使命 深化协作开新局

集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昨开幕,总结工作成效,展望今后目标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沈琦

集美进入“两会时间”。昨日,集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开幕,总结过去一年政协工作,展望今后工作目标。

九届二次会议以来,集美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及上级政协要求,紧跟区委步伐,紧贴中心大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建言献策,全面履职尽责,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为集美在全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走前头、作示范,尽政协之责、展政协之为、倾政协之力。

建言有高度

紧扣中心任务 以更强担当服务发展大局

118家美食、美妆、美好设计、美妙视听商户齐聚集美中央活力区(CAZ)青春市集;500名骑行爱好者“打卡”首届集美CAZ环湾骑行活动;近百位青年人才漫游杏林湾人才步道,用脚步丈量集美的活力与魅力……今年,一系列“爆款”活动“火出圈”,让集美中央活力区成为我市的活力时尚新地标。而这一切,离不开“政协智慧”的推动。

今年,集美中央活力区正式启动,如何构建跨岛消费集聚新高地?围绕这一主题,集美区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委员们围绕完善提升规划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夜间活力等方面提出30条意见建议,助力区政府高质量谋划推动该片区产业升级、商圈优化、人气商气聚集。

九届二次会议以来,集美区政协引导委员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谋良策、出实招,梳理汇总成6个方面35条建议,推动全区重点工作有力开展。坚决贯彻区委“项目攻坚年”、重大片区专班化运作的决策部署,开展“抓项目促发展”委员金点子征集活动,收集委员意见建议199条,梳理汇总82条报送区委区政府作决策参考;围绕“聚焦新能源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赓续嘉庚精神,焕发百年学村新辉煌”“推动工业数字化,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等议题,组织开展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围绕“助推集美区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在集高校毕业生留集就业”等课题进行调研,发动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多层次协商讨论,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建言成果。

今年,区政协统筹成立56个课题组,组织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218人次,参加各类专题调研和协商会议,形成3篇建议案、8篇情况专报、42篇会议发言,提出165条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服务有温度

紧盯民之关切 以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不久前,集美区一名群众通过“智慧集美”微信小程序反映,月美路一处绿道指示牌损坏。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在线“接单”核实,派发至集美城发公司处理,当天上午就将指示牌修复完成。今年刚投用的“智慧集美”平台,大大提升了集美区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效能。这其中也凝聚了集美政协的力量。

数字时代,如何推动社会治理迈向社会“智”理?区政协委员经过实地调研,提出“关于优化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建议”,集美区政协将其列为重点提案进行协商和专项民主监督,推动区政府成立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打造“智慧集美”平台,通过“网格化+大数据”提升基层网格治理水平。

紧盯民生福祉献计出力,集美区政协重点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等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领域,提交事关民生的提案94件,开展提案办理协商28次,助推解决民生诉求。围绕群众关注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主席会议视察,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就“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基层网格治理工作”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助推相关工作落细落实。

集美区政协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走访群众等方式,聚焦群众关切,坚持“小切口”,把“集美北部工业区公交线路优化”“黄地偏远山村路灯建设”“集美学村牌坊前交通标识完善提升”“前场瑶山社临时菜市场设置”“厦门大桥进岛桥头片区交通优化调整”等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变成委员关注的“头等大事”,开展点题协商、现场协商17场次真正把问题协商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着力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区政协全年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37条,被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采用38篇,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19件次,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际举措。

履职有力度

加强自身建设 以更大限度凝聚共识力量

开幕式上,集美区政协通报表扬了本年度7个优秀提案和6个提案承办先进单位、30位履职积极委员。这是集美区政协为充分激励广大委员担当作为的举措之一。

集美区政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抓机制强规范、抓队伍促管理、抓联动增合力,不断夯实集美政协事业发展基础。着力夯实制度保障,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办法》《集美区政协开展“微协商”活动指导意见》《集美区政协大兴调查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坚持优化服务与加强管理并重、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并行,完善履职管理“积分制”,举办委员培训班、常委暑期读书班,着力提升“四个能力”,推动答好“委员作业”。

为充分发挥委员作用,集美区政协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大力推进基层协商议事阵地扩面提质,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一室多用”和“六有”标准,指导推动镇街村居建立协商议事阵地17个,实现六个镇街全覆盖,形成区级委员活动中心、镇街委员活动室、社区委员工作室、界别委员联系点四级网络,为基层协商议事提供阵地保障,真正在群众家门口搭建协商平台。

同时,集美区政协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汇聚推动集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全年提交会议发言28篇、提案13件,反映信息290多篇,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持续开展“书香政协·悦读越美”活动,系统构建“1+1+N”读书学习培训体系,引导委员在读书学习中深化思想认识、提升履职本领。举办“向海图强、扬帆集美”主题绘画作品展,引导社会各界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专程赴港召开政情通报会,召开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和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座谈会,利用第三届嘉庚论坛平台积极联谊海外侨胞,广泛凝聚爱国力量。

数据

提案办理满意率100%

集美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全体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248件,经审查合并立案118件,涉及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上述提案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交由有关承办单位办理,共收到提案复函166件(含分办单位复函件)。对提案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基本满意的有118件,委员满意率100%。

展望

为集美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

2024年,集美区政协将坚持以党建强引领,以协商促发展,以团结聚共识,以创新添活力,以担当树形象,为集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一、持续学习贯彻新思想,高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抓实理论武装,着力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加自觉在区委的全面领导下开展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聚焦四个方面现代化,在走前头作示范中履职尽责。突出以“产”为要,就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开展课题调研和协商议政。紧扣以“城”为基,围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就城中村改造、重点片区建设、老旧小区更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视察监督。深化以“治”为先,就打造更加宜居智慧城区、完善社区应急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等领域,开展调研协商、视察监督。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促进养老抚育服务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献计出力。

三、丰富创新平台载体,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磅礴力量。不断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用好委员活动室、委员工作室、委员讲堂、委员宣讲队、书香政协等平台载体。有效推进大团结大联合,举办纪念陈嘉庚先生15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

四、健全完善政协协商体系,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政协全会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等四大协商平台建设。做优“微协商”品牌,采用现场协商、街边协商的方式,持续推进“零距离”微协商实践活动。

五、增强争先创新意识,推动整体工作全方位跃升。积极以数字赋能协商履职,打造协商在线、学习在线、提案在线、委员履职在线等综合应用服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