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解锁“科技小巨人”成长“密码”

zz.fjsen.com  2023-09-17 07:43:39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2023年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出炉,漳州市39家企业榜上有名。至此,全市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41家,位居全省第四。

科技小巨人企业,指从事符合国家和本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工程)服务的科技型企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坚持科技创新,专注细分市场,重视以人才为基石的技术攻关、创新发展,是漳州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成长共性。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竞相攀高,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市科技局工业科科长陈元波说。

密码一:瞄准“缝隙市场”

企业竞争,其本质是产业之争,是自主创新之争。基于此,漳州科技小巨人企业瞄准“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有效连接产业链断点、疏通堵点,撑起漳州未来的先进制造业版图。

“2008年,安泰瞄准新能源这一新兴行业,从建材铝材转身跨入光伏支架行业,迈出科技创新的第一步。”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仕塔介绍,目前,企业已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光伏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累计全球出货量25.4GW,在日本、澳大利亚、智利、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市场占有领先地位。

而科华将目光瞄向电源。“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和完全知识产权,才能稳立市场潮头,把企业命运牢牢掌握在手中。”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曾奕彰介绍,经过三十多年的行业实践,科华具备国内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水平,先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近40项,自主研制的“核级电源系统”和“基于国产芯片全自主可控电源系统”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方向明晰后,企业“巨轮”只待获得动力,便可扬帆远航,研发投入与人才支持正是这艘“巨轮”的动力源泉。

一个企业可以在研发上投入多少?在“科技小巨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重金,投入销售额的7%。福建蓝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以不低于销售额7%的比例坚持技术研发投入;企业仅20000平方米的总体建筑面积内固定规划了超4000平方米的实验室。“我们模拟客户所在环境,为其提供锂离子电池水性粘合剂定制化服务,目前实验室硬件设施累计投入已逾千万元。”董事长罗贺斌告诉记者。

育才,打造超百人研发团队。安泰新能源建立上海、厦门、漳州、西班牙马德里四大研发中心,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并打造了一支拥有17年专业经验的120人高学历研发团队,研究领域横跨不同学科,致力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科华重视校企合作,与湖南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完成的项目累结硕果,持续加快企业科研创新、转型升级步伐。

密码二:解决“成长烦恼”

事实上,成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并非一劳永逸,后续还会面临复核和淘汰机制。企业要想戴稳“科技小巨人”这顶“桂冠”,不仅需要自身谋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帮助其解决资金、土地和人才等“成长烦恼”。

“近年来,我市力推企业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全市科技创新已经从跟跑为主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兼存的新阶段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陈元波说。

《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八条措施》《支持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八条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规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几年来,漳州市一批又一批惠企科技创新政策紧锣密鼓出台,释放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

政策好不好,关键在落实。市科技局全程跟踪服务,帮助科技小巨人企业申领各级研发费用奖励资金,仅2021、2022年两年间,全市就有25家企业获得1604万元专项奖励。

“成长的烦恼”或许在资金,或许在自身暂时难以解决的难题。如何破解?

市科技局定期向企业征集重大技术需求,将征集到的重大技术需求列入漳州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储备库,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同时,“揭榜挂帅”还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项目可获得省级资金资助。

“我们把企业的难题‘挂榜’,诚邀全国各地‘能人志士’前来解决。”市科技局工业科二级主任科员陈鑫森介绍,就在最近,市科技局推荐的科华“完全自主可控的大功率变流集成控制芯片”项目,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前来“揭榜挂帅”,并获得880万元资助。

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既靠投入,也靠人才。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漳州市“万才聚漳”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双创之星”“首席科技官”申报工作,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高端人才。

2021年以来,全市共评选20位“双创之星”,25位“首席科技官”。“我们会给予每位‘双创之星’获评者100万元资金补助。对于‘首席科技官’,我们会据其薪资水平进行具体补贴。”陈鑫森说。

展望未来,信心十足。接下来漳州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突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科技小巨人”迸发“大能量”。(记者 廖瑜婷 孟庆昊)

  • 责任编辑:沈文栋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