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朱登云:不当白领当“牧羊女” 这个苗寨姑娘愿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

2019-03-15 15:07:00 孙冰洁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孙冰洁)从白领到“羊倌”,再到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湖南的朱登云在七年间完成了多种身份的转换。脱下高跟鞋,从广东回到家乡湖南怀化,通过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靖隆养殖专业合作社”,朱登云用7年时间将合作社社员发展到100多户,创产值100万元以上。

都市白领“回巢”创业记

第一次见到朱登云,是在湖南代表团开放日上,一身标志性的苗族装束,在人群中很显眼;再次见到她,是在湖南代表团小组会上,一身职业装、扎着高高的马尾,显得颇为干练。苗寨姑娘与都市白领,七年前,朱登云还曾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抉择犹疑”,如今她已安心当起了“羊倌”,在乡村耕耘出一方新天地。

2012年,朱登云还是广东佛山的一名行政专员。“朝九晚五,没什么压力,工资待遇也不错。”朱登云说。

也是在这一年,远在湖南的老家接连发生了几件事,当她发现父母生病自己不能在身边照顾时,身为长女的朱登云开始有了“返乡”的想法。于是,在父母和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她和当时的男友一起辞去了在广东的工作,回乡创业。“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自己的奋斗,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整个2012年,朱登云与爱人奔波在怀化靖州的县、乡、村之间,反复考察该做什么产业,发展种植还是养殖?

到处考察后发现,还是要因地制宜。“靖州山好、水好,还有养羊的基础,加上有经验的老师傅都在。”选草场、搭羊舍、买种羊,2013年4月,最终朱登云带领5户农户正式成立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靖隆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基地建在大笋坪村的深山沟里,发展高山优质黑山羊养殖项目。

朱登云似乎从小就表现出创业的天分。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她就去山里采蕨菜,然后一捆捆带到街上卖。“每次都能赚几十块钱,自己的零用钱就不愁了。”

到2013年底,朱登云的羊场出栏肉羊200多头,净赚20余万元。之后合作社又不断扩大规模,新建标准化羊圈2210平方米,流转天然牧场8000亩。带动了100多户社员就业,村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加盟,每月工资不少于2000,年底还有分红。

“其实一开始创业时并没有想太多,现在有这么多农户加入,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朱登云说。

“当人大代表是个慢慢学习的过程”

2018年,朱登云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此时距靖州县选出上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已有20年,不满三十岁的朱登云被乡村父老给予了极高的期望。过去的一年间,不断有人向她反映情况,有的事关家乡的发展、有的打听返乡创业的相关细节、还有的村子,路灯坏了,希望她能帮忙向上反映反映……“总之,什么样的问题都有。”说到这,朱登云笑了笑,又收起笑容接着说道:“这里面其实也反映一个问题,他(百姓)对你的期望很高,对你非常的信任,我也就觉得压力非常大。”

因为合作社建在村里,朱登云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村子里,和当地的百姓打交道。许多村民也不把她当外人,有时家长里短的纠纷也会找她来帮忙调解,其中有些牵涉到一些法律问题,遇到不了解的,朱登云专门找法律界的朋友去请教,“起码我得做到碰到此类问题后,能够告诉人家这个事情应该走什么程序,找哪个部门。”

去年她接触到一个湘黔边界的纠纷,涉及到10万元的资金,在判决五六年后对方一直没有执行,为此朱登云先是跟法院联系、又找到人大反映情况,还亲自陪当事人到执行地了解情况,最后在两省人大的协助下促成了事情解决。“十万块对农民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不管这个事有多难,最起码我该给人家一个交代。”

这一年参加了不少调研,有时村民在路上碰到她,就会跟她聊上半小时。她半开玩笑的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在村里就像名誉上的“半个村长”,事无巨细。谈及履职一年来的感受,朱登云告诉记者,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但虽说自己能力有限,还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断学习。”

小合作社的大愿望

6年过去了,朱登云所在的村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原本要两个小时船程加半小时车程才能到县城的的山村通了公路;以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慢慢回巢,“村子里种葡萄、种杨梅的,养泥鳅的都有。”朱登云说。

随着山羊养殖项目走上正轨,朱登云的思路进一步扩展,决定采用种养一体化经济发展模式,种植杨梅与山羊养殖两大项目一起发展,她还想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出厂“一条龙”的全产业链。但也面临着山村交通不便、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

朱登云告诉记者,虽然村里现在通了路,但因为到县城路途遥远,初级农产品一般要第一天备货,第二天才能运到县城,到县城还要进行周转、打包,再发到外地。此外,从规模来看,目前的“作坊式”经营方式技术设备跟不上、产量小。“如何在既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这个就需要人才。我是养山羊的,我也希望我们的羊肉在村里或者是镇上做精加工。如果能把这一块做起来,也是很好的一种致富方式。”朱登云说。

为此,她在今年的两会议案中呼吁,政府能够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投入,同时加大力量培养本地青年。“与其花大力气引进外面的高科技人才,我更倾向于把本地的、有一定经验人员培养成人才,既可以扎根农村,也能更好地回归家庭。”

回到家乡的朱登云,就像当年靠卖野菜赚零花钱的“小朱登云”一样,一直不断为“赚钱”想办法,只是幼年的她赚钱更多是为了自己,而如今,她身上自觉背负起更重的担子,为自己,更为全村的百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