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AU INDEX

邱少春:匠心艺德,传播客家文化的树叶吹奏家
——专访福建省歌舞剧院树叶演奏家邱少春

2016-12-12 08:34 来源: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责任编辑:黄艺

树叶吹奏家邱少春接受东南网澳大利亚站专访(郑思源 摄)

 

东南网澳大利亚12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郑思源)2016年12月6日,指挥大师郑小瑛教授率福建省交响乐团携《土楼回响》在澳大利亚巡演。在澳三场演出中,每到第三乐章《土楼夜话》时,当小提琴声曲渐收舒缓,邱少春已手拿一簇枝叶登场,右手抚住一片树叶含于口中,轻启唇齿,忧从中来的音乐瞬间从台上行云流水地传递开来。没有过多花哨的形式,一人、一叶,仅此而已,就将哀婉与思念的情思遍播全场。

《土楼回响》以其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客家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客家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部交响乐”。在该部交响乐曲中,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树叶演奏家邱少春用精湛且饱含深情的树叶吹奏技艺感染了一场又一场的观众,尤其是那些从未见过这种交响乐表现形式的西方观众们,直言这是“毕生难忘的一次音乐会体验”。

“树叶吹奏进入交响乐,这应该是前所未有、划时代的一个纪录。”邱少春接受东南网澳大利亚站记者专访时表示,树叶吹奏很早以前就是客家的民间传统艺术,这次能够进入交响乐曲中,既是一种尊重且宣传福建特色文化的形式,更是一种交响乐艺术实践中的大胆创新,实现了树叶吹奏与交响乐合作的“零突破”。

作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邱少春从小就生活在《土楼回响》交响音乐故事的所在地,离土楼很近。“这首乐章背后的很多故事在我心里都是有很深的情感,可以说能引起我无限的共鸣。乐章在说客家人的故事,我能感觉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土楼回响》经过十多年成功演出后,已然成为当代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交响乐作品典范。时至今日,邱少春还经常能回想起当初投身这部作品时,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初衷。

“‘我们有一部很好的客家作品,有优秀的作曲家刘湲,我的指挥,再加上山歌演唱的李天生老大爷,还有你的树叶吹奏,让我们四个人来共同为传扬客家文化做一件事情,将来大家都会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在《土楼回响》作品产生之初,郑小瑛老师对我寄予了厚望。”邱少春欣慰地表示,郑老师说得没错,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观众带来美好的音乐体验,更能为家乡土楼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于树叶吹奏成曲的技艺,也让众多观众好奇,究竟什么样的树叶能适合吹奏?又是否有特定品种的叶类规定?都如何进行保存?面对记者的问题,邱少春会心一笑,似乎对此疑问早有准备。“树叶吹奏的叶片,没有特定的品种限定,主要看吹奏者怎么挑选。第一个条件柔韧性好,像橡皮或者簧片一样。其次,叶面要平整,不能有凹凸,形状带有弧形,规范即可。”面对专业范畴里的答疑,邱老师如教师传道授课般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侃侃而谈。

“一叶吹,知天下”是邱少春在自己博客网站页面上所写的个人介绍,他秉着“以叶结缘,广交朋友”的态度,不仅积极投身于作品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技艺,还在高校等地举办多场艺术讲座,介绍树叶吹奏技艺及宣传土楼文化。同时,他还授人以渔地开班授徒,培养了许多小学、中学至大学的吹叶队。

“希望世界各地的客家同胞都能听到这么一首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的音乐,这是我们的目标和心愿,我愿将其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邱少春将艺术家的匠心精神正用行动完美诠释着。

“土楼南行”悉尼站,邱少春在后台候场(李元蔓 摄)

邱少春在霍巴特联邦音乐厅舞台上表演树叶吹奏(郑思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