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新“24孝”出炉 我们还是孝子吗

2012-08-20 07:38: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分享到:

泉州近11万“五老”志愿者去年活跃教育、交通、网吧监管各条战线上,大手牵小手,无私贡献着心血——

甘当“老黄牛” 护航下一代

南安市霞美镇金山村的老同志教小朋友写书法。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0日报道 本网记者 李琰之

在泉州,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以关心下一代为己任,他们的爱像阳光雨露,朴实无华,悄悄滋润大地,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他们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志愿者。

以爱育人 以身立教

在泉州伍堡社区,今年77岁的退休老教师庄秋河就是热心肠的代名词。他帮助社区内的问题少年重获新生;他带着社区的自闭症孤儿去打乒乓球……12年来,他帮助的孩子达300多人。

曾经,10岁的小漫(化名)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坏孩子,小漫的母亲在他两岁时就病逝了,父亲天天在外做零工,老奶奶又重病在床,几乎没人管他。而他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每星期要偷两三回,几乎偷遍了班上所有同学,他还溜进学校办公室,将老师的1200多元放进自己的口袋,结果被扭送到派出所,成了人见人躲的“坏孩子”。老庄了解到小漫的情况后,决定要救救这孩子,“不然他一辈子都毁了”。

老庄就去小漫家家访,通过沟通发现,小漫其实挺聪明,心也善,骨子里不算是坏孩子。那么,这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原来是因为小漫和同学一起吃饭,欠了同学的钱没法还。老庄马上掏出40元,放在小漫手心,“你赶快去还了,但你必须答应我,从今天起,把那坏习惯改掉”。

怕小漫跟着别人学坏,老庄一有空就去学校门口等小漫放学,并把他“护送”回家,小漫每次都老老实实跟在他身后。有时下大雨了,老庄就提前送伞,天气太热了,就给买一瓶冰水。邻居都笑说:“老庄你又多了一个孙儿了。”

如今,小漫已从中专的动漫设计专业毕业。从小偷小摸、调皮捣蛋,到乖巧懂事、怀揣梦想,与小漫非亲非故的庄秋河花了6年时间,一直相伴他左右,用爱来感化他。用小漫自己的话来说:“是庄爷爷的爱,给了我希望!”

老庄说,如今儿女、子孙都不用他挂心,他就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社会方面。“帮助一个孩子,就等于救活一个家庭。希望孩子们能学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明媚的阳光里播种未来

泉州南安市霞美镇金山村的农家学堂,是73岁的吴金斗和村里2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商议,利用废弃的旧校舍、旧庙堂于2005年办起来的。“在金山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做生意的很多,剩下的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到了周末和假期,孩子们无所事事,这样的课余生活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我和村里几个退休的老人商量,办起了这个农家学堂。”吴金斗说。

如今农家学堂已有45名老年志愿者,每个周末和假期他们都带着100名留守儿童唱歌、下棋,学习课外知识。学堂后山上的“开心农场”,孩子还学习如何种花种菜。学生们在此既能丰富文化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

12岁的小洋,父母都在香港工作,他在村里跟着80多岁的祖母一块生活。自从有了农家学堂以后,小洋假期再也不去江边摸鱼、村里爬树打架了,他跟着老年志愿者学书法、学电脑。小洋的父亲经常打电话到学堂来了解小洋的情况,今年小洋还成了学校的三好生,他父亲打电话来感谢志愿者。

学堂教室醒目的位置贴着一张横幅,上面写着:“甘当志愿者、甘当老黄牛”。这些“五老”志愿者就像老黄牛,在明媚的阳光里播种祖国的未来。

老骥虽伏枥,仍志在千里

在泉港区,69名无职老党员自发组织了一支交通协管员队伍,为孩子们上学和放学过马路“保驾护航”。他们无论刮风下雨,或是严寒酷暑,都戴上红袖章,“分赴”涂岭中心小学、泉港六中、蒙古族小学等学校门口和路口等处疏导交通,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过完马路。

在丰泽区,100位退休的“五老”志愿者成立网吧监督员队伍。监督员们把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作为督查重点,主动增加督查次数,不厌其烦地向网吧业主和从业人员宣传政策法规,督促网吧业主守法文明经营,举报黑网吧,耐心劝阻和教育违规上网的未成年人,使他们远离网吧……

2011年,泉州近11万“五老”志愿者帮教转化失足青少年1330人,关爱外来工子女协助解决生活、学习等实际困难8899次,关爱留守儿童“爱心结对”11464対,检查网吧2228间。志愿者的大手牵着孩子的小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了解更多海西志愿者风采,请登录福建文明风网站(wmf.fjsen.com)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