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福建日报社省社科联联合召开座谈会
2013-12-13 08:08: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晓夏 |
分享到:
|
加快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 □黎昕 从加强社会管理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昭示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观念转变。管理与治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管理一般是指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单向管理,垂直管理。而治理则包括各方面的科学管理,也包括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等内涵,它更加注重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加快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全有序。这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根本目的。 要切实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也就是在治理主体上,要从政府包揽向政府指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治理方式上,要以管控规制向法制保障转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在治理手段上,要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在治理环节上,要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转变,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切实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是加快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根本途径。 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离,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要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多样化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要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加强对社会组织的依法监督管理,引导其依法开展活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重要基础。 要创新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要健全重大决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这是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关键。 要健全安全体系。要以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安防控为重点,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制,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制度,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依法监管网络力度,确保国家和网络信息安全。这是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根本要求。 (作者为福建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 12-12]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活动综述
- [ 12-11]福建省委宣讲团到宁德厦门平潭宣讲
- [ 12-10]福建省厅级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班开班
- [ 11-29]凝聚共识推进改革 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引起热烈反响
- [ 11-29]中央宣讲团与福建省干群热烈互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