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为期三年多“带我去体验中国”的主题展开展。闽南红砖古厝、蟳浦女头饰、点缀着蚵壳的民居等闽南元素图像,与兵马俑、大熊猫、川剧变脸等一道亮相,引起美国家长和儿童深厚兴趣,让太平洋彼岸的人们,感受到浓浓的闽南风情。
闽南文化:穿越千年 活在当下
泉州府文庙夫子泉茶馆内,南音演唱会进行中。姜克红 摄
东南网5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周思明)
A历史:穿越千年的文化积淀
走进泉州博物馆二楼,你必定被多姿多彩的闽南历史文化撞个满怀,这里就是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
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告诉记者,这个展示中心2013年揭牌,共展出2100多件文物、800余张照片,展示中心以声、光、电、屏等多媒体形式,生动讲述闽南人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故事,充分展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以激发全世界闽南儿女对祖地文化的珍视。
过去,学界一般认为闽南文化史,是唐代特别是公元700年泉州建城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里,丰富的馆藏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悠久、更加引人入胜的闽南文化源头。
据介绍,闽南文化是以讲闽南话方言区域的人民创造的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陈建中说:“公元260年,三国东吴在今天的南安丰州首设行政管辖中心——东安县,后来这个地名曾改为晋安县、梁安县、南安县等名称。随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闽南得到逐步开发。而随着晋代之后,中原汉人相继成批迁入,原生态的中原文化与闽南早期的闽越土著文化、海洋文化、外来文化相融合,便逐步形成独特的闽南文化,其鲜明的人文特点是崇尚和平自由,敢拼善赢,开放包容,恋祖爱乡。既传承了早期中原汉人的性格,又兼具海洋文化的气质特征。”
在闽南文化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一排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的出土墓砖。墓砖上,绘有仕女抱着圆形琵琶的图画,该乐器是南音演奏的重要乐器,说明至少在1700多年前,泉州南音已有一定雏形,今天的南音乐器定制,成型于盛唐,但在此之前,独具特色的闽南音乐,已经是泉州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闽南方言、南音音乐、南戏、南拳以及“出砖入石”为特点的南建筑,被有关学者统称为“五南文化”。当然,除此之外,闽南的乌龙茶文化、陶瓷文化、石雕文化、开漳文化、保生大帝信俗等绵延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和“五南文化”一起,随着闽南人跨越海峡拓展宝岛台湾、远渡重洋赴东南亚各地垦荒定居、闯荡世界经商而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如今,世界上讲闽南话的人口,达6000多万人。
闽南文化因为特别具有开放包容的精神,所以在历史上各个时期,都不排斥外来文化,而能与各种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在泉州,世界多种宗教,均在这里获得生存和发展。如位于晋江的草庵,主殿里供奉的摩尼光佛,是曾经在中亚、西亚和欧洲盛极一时的摩尼教主佛,如今其发源地已无遗迹可寻,晋江草庵却完好保留了摩尼光佛像。泉州的伊斯兰教寺庙清净寺,建于1009年,更是中国第一个伊斯兰寺庙,至今仍在使用。泉州东岳山上,还完整保留着伊斯兰教主穆罕默德弟子三贤、四贤的墓园(俗称灵山圣墓)。不仅如此,在泉州历史上,中国本土的道教与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教、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和平同处一城,从未听说有很大的冲突。
“也许正因为这种开放兼容的气度,泉州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多元文化中心,这在全国是唯一的一个。也是泉州在与西安、苏州、杭州等国内名城竞争中,战胜对手,摘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原因!”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庆宗告诉记者。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是南戏的重要代表作。刘益清 摄
B现实:活在当下的闽南文化
5月25日,夜幕初临,位于泉州古城的府文庙东厢夫子泉茶馆内,传来一阵阵悠扬古典的乐音。记者循声走进这个古乐飘飘的奇妙世界,号称“南音乐府”的地方。
这里便是泉州民间人士坚持举办多年、闻名海内外的“南音乐府”。每天晚上八点,这里的南音演唱会准时开始,风雨无阻。
乐府现任负责人是一位退休的企业家——65岁的林雨民先生。祖籍晋江的林雨民,把“南音乐府”当成自己晚年的事业。他把原来在“南音乐府”演唱的一班人悉数留下,还请来夏永西等3位南音非遗传承人到场指导,提高年轻人的演唱水平。
据夏永西介绍,泉州南音实质上是唐宋宫廷音乐,是典型的中原汉族音乐,流入民间后得到了发展。它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夏永西对记者说:“‘南音乐府’的举办,使南音这一古老的乐种,获得一个常态化的传播平台,并与平民百姓零距离接触,让大家更好了解这一音乐文化的宝贵‘活化石’。”
南音悠扬之时,距离泉州不远的厦门海沧山后村,这里的村民正在维修着自己的祖庙——一处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建筑。
“我们这处祖庙已经有800多年历史。”指着面前一处20米见方的地基,村民苏登波介绍,此处就是该村苏氏宗族的祖庙旧址,在海沧区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村民宗亲筹资捐款,齐心合力将几成危房的祖庙拆解重修,预计年内就可完工。
尽管是一个仅有400多人的自然村,山后村这一支苏姓却有着显赫历史。作为宋代天文学家苏颂的遗脉,在此开基后的第二、三、四代苏氏后人均高中进士,此后便修建了这处祖庙,并挂上“父子进士”的匾额。
“这座祖庙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建筑,经历过无数次的修修补补。”苏登波表示,去年以来,在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村民筹集到了款项,重建工程得以在今年初动工。
资金问题解决后,如何确保重建方案能够尽可能修旧如旧?记者了解到,厦门在拥有文物和古建筑的村都聘请了村民担任文化协管员,作为山后村的协管员,苏登波在村里决定重修祖庙后积极与海沧区文化馆联系沟通,文化馆也邀请北京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到祖庙现场指导,还联系了众多具备古建筑维修资质的施工单位竞标。
“我们把祖庙原有的匾额、木材、地砖等都尽可能保存下来。”苏登波介绍,在专家的指导下,重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在下半年就可竣工投入使用,并在农历十月举行每年一度的祭祖仪式。
“类似集资保护古建筑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海沧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通过鼓励红砖厝业主自筹资金修缮、调动协管员巡查、引进民俗投资专家开发古民居等方法,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红砖民居保护,正在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育毅认为,文化是一种渗透到人及其生活、生产环境、娱乐、创造、技艺等方方面面的复合工程,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离不开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所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既要重视保护典型的点,重要的传承人,还要系统保护其存在所依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泉州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统筹点面建设,兼顾人文与环境的原生性、完整性、典型性。
人们从洛阳桥走过,这座千年古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姜克红 摄
C探索: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在晋江流进泉州湾的江海交汇处,就是闻名遐迩的蟳埔渔村,站在岸上眺望,但见海上帆船点点,岸边是一排排闽南风格的红砖民居,燕尾脊,琉璃瓦,红砖墙,显得鲜艳夺目。而在这些房子之间,不时可见到外表装饰着海蛎壳的蚵壳房,房前,常常坐着头戴鲜花的蟳埔阿姨,构成一道独特的民居风景线。
这种风景,是晋江入海口一带典型的民俗文化生态图。蟳埔地处泉州城区东向面海、环湾发展的核心区域,土地可谓寸寸是金,但泉州市在环湾建设中,特地保留了渔村独特的民俗生活区,并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区。
作为闽南文化发祥地和核心区,泉州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都有闽南文化鲜活的踪迹,这些踪迹,与其相关的环境、建筑、人物、风俗、技艺等,构成一幅幅生动典型的闽南文化生态图。2007年,泉州与厦门、漳州共同被文化部命名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是全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作为国家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基本上无章可循反而要率先垂范。”林育毅对记者说,“为落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2010年5月,泉州市政府就发布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按照‘夯实点、形成面、摸得着、看得见’的思路,初步规划了点面结合的省、市、县、乡村(社区)四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基础网络。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点的建设上,截至2013年底,基本完成了‘十百千基础工程’,即建立了1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0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在面的建设上,建立了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等共13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而在我省整个层面,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提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期从2011年至2025年,分3个阶段实施。重点抢救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一批代表性项目,同时要全面保护各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
据了解,闽南三市(厦门、漳州、泉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0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9人。三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35处。
泉州非遗中心主任许进中告诉记者,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2008年,泉州市为竹编传承人首次发了补贴,开启了经济资助非遗传承人的先河,目前,该市每年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工作津贴每人1万元,为70岁以上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发放补贴3000元,并形成制度,有效调动各级非遗传承人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作为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今天,行走在泉州、厦门、漳州的大街小巷,到处皆可见到保护完整的历代文化遗存,如开元寺、东西塔、洛阳桥、五里桥、云水谣古镇、东山关帝庙以及大量的名人故居,成为展示和传播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这些载体,海内外乡亲、游客,总能强烈感受闽南文化折射的浓浓的中国精神,感受到闽南文化在联结两岸同胞、联结海内外华侨华人感情的独特纽带作用。
头戴鲜花的蟳埔阿姨从蚵壳房前走过,蟳埔渔村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区。姜克红摄
在闽南,随处可见这样的红砖建筑。 刘益清 摄
GDP与文化软实力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文化是无形的,但千百年来,她始终充满神秘的力量,拥有神奇的魅力。
作为闽南文化发祥地与核心区的泉州,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经济总量连续十四年雄居全省首位,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民营企业大市、品牌之都。但泉州政府与民间,绝不躺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上沾沾自喜,而是兼顾文化发展,执着坚守闽南人的精神家园,自觉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泉州人爱拼善赢,在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条件下,创出100多个全国驰名商标,培育出80多家上市公司,其背后,正有赖于闽南文化提供的精神源动力。
在泉州,几乎人人言商,但对文化的激情与自信,也常常令人为之动容。十多年来,这里连续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世界南音大会唱、世界南少林武术汇演、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有的已形成颇有影响的文化品牌。泉州人不仅是赚钱的好把手,也有大批闽南文化虔诚的守望者、保护者与推动者,当地民营企业赞助文化建设,素来有优良的传统。今年2月,在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启动仪式上,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香缤集团董事局主席许明金各出资1000万元,捐赠创办南音南戏发展基金,支持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音、梨园、高甲戏艺术创作和教育事业。在晋江,当地政府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保留了五店市传统街区,这片闽南红砖厝的背后,是闽南人根子里的原乡。
作为闽南文化重要区域,漳州、厦门两市在闽南文化保护、建设上也用力甚深。漳州土楼、赵家堡、云水谣、山重古村、埭山社古民居等众多古村落都以它们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的人文景观展示出浓郁的历史风貌和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目前,漳州正大力营造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机制,政府投入并多方筹集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资金,推进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建设,打造融闽南文化与都市田园相结合的发展新风貌。
近年来,厦门市启动建设14个闽南文化保护试点、26个“非遗”项目传习中心和3个闽南文化传承展示区。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从娃娃抓起”,是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目前,该市已编写了三本《闽南方言与文化》乡土教材及一本教师参考用书,并附标准读音的光碟和动漫DVD,在10所幼儿园、18所小学共405个班进行推广。此外,还在全市幼儿园和大中小学分别选择建设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开展闽南民歌、童谣吟诵、演讲比赛。根据相关计划,到2015年,“闽南方言与文化进学校”要推广到厦门市100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并逐步推广到厦门市2000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
文化的价值,虽然不像经济那样可以量化,可以用产值利润来衡量,但文化打动人心的力量,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泉州府文庙南音乐府,记者遇到一位外地来的游客,他说,虽然听不懂南音的唱词,但那种音乐洋溢出的优美旋律、高雅韵味,是他永远难于忘怀的精神享受。
文化和经济,历来就是带动一个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轮子,她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共同引领城市迈向更高、更美好的未来。
观点
文化生态保护的“泉州模式”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林育毅(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作为闽南文化发祥地与核心区,泉州在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上,理应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率先探索科学有效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价值的闽南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是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一种科学举措。
经过长期努力探索,泉州在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活态化保护、数字化保护上,领先全国,形成独具特色的“泉州模式”。
整体性保护是文化生态保护的着力点,也是泉州长期推进的基础工作,包括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调查、认定、登记,做到对本地文化的“家底”心中有数。
活态化保护,是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亮点。所谓活态化,就是让文化遗产通过当代传承人、传承空间平台、传承展示活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彰显其魅力。
数字化保护,是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区建设中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后人的文化工程。泉州市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完善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