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尤溪联合梯田:淡季不淡有两招

2014-08-27 08:58: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尤溪县联合乡云山村,前些年被大量抛荒的梯田如何恢复了生机,即使在旅游淡季仍然人气很旺?

尤溪联合梯田:淡季不淡有两招

东南网8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海潮 通讯员 张德遴 洪新瑜)

旅游景区一般存在季节性问题,拿尤溪联合梯田来说,每年四五月的耕种期和10月的秋收季,是其接待游客的高峰期。然而,近日,记者来到尤溪县联合乡云山村发现,这里8月淡季却不淡。

村支书包世生告诉记者,2012年云山村接待游客2000人次左右,去年达到4000多人次,而今年1月—7月已超过4000人次,每逢周末、节假日游人如织。

现在,看着眼前的美景,没人能想象这里曾是怎样的一片荒芜。转变,得益于当地的两大举措。

合作社出马,复耕保美景

联合梯田位于尤溪县联合乡西部,涉及东边、连云、云山等8个建制村,总面积约为715公顷,占全乡耕地一半以上,去年5月被确认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前些年,部分田地出现的荒芜现象令人担忧,有的只种了几棵树,任由野草疯长,有的改作旱地种植玉米、红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在水源不足、灌溉困难,运输不便,土质不好且地形零碎,背阴或风口处等自然环境较差、不易耕作的偏远田块,抛荒问题更为突出。

包世生说,种水稻受限于梯田的特殊田块,劳务成本高,扣除成本后每亩年收入仅有500元。

“种上一年粮,不如打半月工”。由于种植普通水稻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等原因,外出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而且,多数人情愿让自己名下的承包地季节性抛荒甚至全年抛荒,也不愿交给别人经营。

怎样保住梯田,不扩大荒芜面积?怎样吸引农民参加旅游综合开发?

去年6月,包世生组织成立云山村联合梯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向农户租用梯田,每年每亩付给农户150公斤稻谷,借此实现农田流转。雇了12名村民,组建老人队、妇女队、突击队等3支常年帮工队。老人队、妇女队包片负责给梯田放水、锄草,每天每人工资100元左右;突击队的工作重点是接待重要来宾来团或处理类似山洪突发、梯田缺水等特殊情况,每天每人出工费150元。

将梯田租给合作社的村民,会被合作社优先雇佣,既有田租收入又有工资收入。“每月10日前兑现工资,很准时。”40多岁的突击队长郑雄炎说,家里总共有5亩地,原本荒了2亩多,租给合作社后全复耕了。

目前,合作社社员从成立之初的13人发展到46人。至今,已复耕梯田300多亩。

多元化经营,延长观赏期

去年,合作社种植了20亩观赏油菜花,到成熟时,榨出近200公斤的菜籽油。这件事启发包世生萌发了一个好点子——开发连片200亩的油菜花。早春时可增加梯田看油菜花的项目,四五月时再开垦梯田,种上红米、黑米。这样,游玩梯田的时间可延长两个月。此举不仅改变了以往梯田观赏期短的问题,还能增加种植收益。

除了转变传统耕作方式,合作社还尝试发展泥鳅、田螺等梯田生态养殖业,展示农耕文化,探索更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包世生说,将一丘田的水放干后,给游客配上锄头、抓泥鳅的钳子和小竹篓,游客就能下田体验抓泥鳅的乐趣了,还能把“战利品”带回去。一公斤泥鳅能卖160元左右。

合作社还组织8位70岁以上的老人,专门为游客展示竹编、锄田等农耕文化。开设不久的生态农耕体验区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游客类型更加多样。

目前,当地的硬件设施也正不断完善。

“今年,正在建设两个观景台、近800米的观光长廊栈道,合作社已投入70多万元。”包世生算了笔账,统一规划开发的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等公共设施全部建成,至少还要3000万元。虽然对此感到并不轻松,但幸亏县、乡两级政府都很支持,都把梯田保护开发列入重点扶持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在梯田保护和旅游开发上,包世生认为,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是当务之急,最好是包括云山村在内,联合梯田几千亩核心区的其他几个村也同步规划,整体推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