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走进建瓯市后塘村 感受经济结构变化
2015-07-22 21:10: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村民向实践队队员讲解岩茶 实践队员参观凤山岩茶厂制茶过程 东南网7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 实习生 高钰婷)7月20日-22日,福建农林大学“绿眼睛”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建瓯市小桥镇后塘村。实践期间,队员们参观了凤山岩茶厂,和村民进行交谈,了解后塘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百姓生活等情况。 进入建瓯辖区内,路边一排整齐的写着“农家自制葡萄酒”的店铺格外引人注意。驱车进入小桥镇,此起彼伏的梯田向远处延伸,至开阔处,就是此次实践的目的地、一个有着闽西北传统气息的村庄——后塘村。 “以前主要是种植水稻,现在是种植茶叶、葡萄、杨梅、锥栗、蔬菜。”村支书陈希炎介绍说。现在茶叶市场广阔,后塘村种植了大片茶树,还在村内建了50多个茶厂。跟着辅导员张益明指引,实践队员在离茶厂不远处看见大片葡萄种植园,为保证葡萄的质量,村民们还用纸袋将一串串葡萄包起来。 据了解,后塘村的主要经济结构从原有的单一农业,发展到目前以茶叶种植加工、果蔬种植、养殖等多种形态,从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2000年后,这些新兴产业成为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后塘村还正准备趁着京台高速贯通之际,积极筹划休闲农业发展。 此外,村民们还向实践队展示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中泥泞的黄土路,如今已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旧式土房屋也变成了整齐的小洋房。“村内近90%的村民已经盖了新房,三十年来,变化太大了,完全不能比。”村支书陈希炎感叹说。 福建农林大学公管院实践中心主任黄森慰表示,后塘村30年的巨大变化是福建山区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进步的缩影。他从城乡二元理论解释了该村在农业发展、农村教育、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就拿农村教育来说,现在村里小学现在仅剩4名学生和1名教师,这与长期的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城乡差距大有关。教育资源的城乡差距导致有条件的家长更愿意送孩子去乡镇或市区的小学,从而引起生源流失,进一步导致政府对村里小学建设投入的意愿降低,形成恶性循环。”黄森慰认为,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相关阅读:
- [ 07-22]省高校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在福建农林大学开营
- [ 07-21]省高校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在福建农林大学开营
- [ 07-17]福建农林大“廊桥法庭”在闽北山村“开庭”
- [ 07-16]科技下乡 福建农林大学子林场设讲堂
- [ 07-14]福建农林大学科考队在邵武发现珍稀昆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