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中国扶贫第一村” 福建宁德赤溪村脱贫记

2016-02-01 15:24:1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转变观念造福——

搬出一方新天地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每次重温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王绍据都难掩激动,“针对当时闽东的贫困状况,地委发出了‘摆脱贫困’的庄严承诺,一下击中了闽东人的心坎。”

1989年7月,因为那封信,一没大学文凭、二没办报经验的王绍据,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点将,成为正在复刊筹备中的《闽东报》负责人。在他身后,此时的闽东大地,一场以转变思想观念为突破口的摆脱贫困攻坚战正在打响。

经过深入调研,习近平同志针对当时宁德贫困状况多次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上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坚持“滴水穿石”的精神……

只有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才能使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同志当时的思考非常深入,“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

工业、农业都离不开电力,闽东的优势就是丰富的水电资源。在宁德地委的强力推动下,赤溪村上游的桑园水电站1989年当年就进入前期准备,1993年实现全面开工。因施工所需,赤溪村通往外界的羊肠土路变成了可以走货车的砂石路。

要想富,先修路。赤溪迎来了转机。憋着一口气的黄国来和许文贵,怎会让基础开发式扶贫的机遇稍纵即逝?

黄国来时任赤溪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当时少有的上过初中的文化人。许文贵时任磻溪镇党委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桑园水电站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分管移民搬迁。

老黄的想法是,从村里再修条路接上这条砂石路,把分散的14个自然村集中起来;而许文贵却在想:能不能把移民搬迁的办法“移植”到赤溪?两人一碰撞,一个“搬”字脱口而出,不约而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整村搬迁安置的想法,传到了下山溪村老人们的耳朵里。世代居住于此的畲族老人们反对:“下山干啥?天不是咱们的天,地不是咱们的地,路不是咱们的路,死了都没地方埋!”

最终打动老人们和下山溪村22户村民的,还是实打实的政策与心贴心的诚意。

今日赤溪村主路——长800米、宽15米的长安新街,那时还是一大片竹林、菜园和杂地,属于村里以杜姓为主的几大宗族族产。为了安置下山溪村这22户村民,1993年夏,老黄代表村两委和族长们谈判,他们最终答应以每亩2000元价格出让。

“每户两层楼,沿着长安新街规划线两侧各11户。他们只从山上带下来80根木头。”包括盖房用的砂石、水泥、空心砖等建筑材料,钱全部由赤溪村两委和镇里在上级帮助下筹集,孩子们一并转入赤溪小学。就连老人们担心的坟地,镇里村里也考虑到了:坟墓可以迁到村后山里。

从1994年8月到1995年4月,下山溪村22户村民全部完成搬迁。由此开始,20年间,赤溪另外13个自然村的群众,也分三期陆续搬至长安新街两侧。截至目前,赤溪村408户、1800多人,已有356户、1500多人搬到中心村。下山溪搬下来的第二年,桑园水电站建成,赤溪村结束了无电的历史。

今天走在长安新街上,水泥路面,平坦硬实。两侧多为三层小楼,一楼是店面,二、三层为住家,每榴(当地土语,即一栋)均为3.8米幅宽、12到15米进深,彼此相接,不留缝隙。商业牌匾、路灯、垃圾箱、指示牌、停车位,均统一制成,井然有序。清晨时分,勤快的闽东妇女早早打开店门,或煮粉烧菜,或擦桌拖地,给寒气凝霜的大山冬日,平添了丝丝暖意。

赤溪整村搬迁的成功经验,迅速遍及闽东。霞浦县一位村民喜迁新居后,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造就一方新天地,福到农家感党恩”,“造福工程”由此得名。1994年,福建省将此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又多次深入闽东沿海、山区调研脱贫工作。随后,沿海“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山区群众“茅草房改造搬迁”等一系列工程,也一并纳入“造福工程”。

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至2014年底,福建累计完成6000多个自然村、超过100万农村人口搬迁。

搬迁成功了,生活环境改善了,孩子们也有学上了,不用再顿顿都吃地瓜米了。但新问题又来了:靠着人均不足1亩的土地,如何“稳得住”“能致富”?人一聚,无事干,酒一喝、牌一打,原本宁静的山村,逐渐变得躁动起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