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合群众胃口的文化“大餐” ——三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侧记 清晨,市民在三明江滨河畔翩翩起舞。 东南网3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文/图)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三明市围绕如何破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难题,以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行“六联六创”服务方式、构建“半台戏”配送体系、打造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力推动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设施资源联建共享,实现物尽其用 “月光仔、月嬷嬷,喊你下来食擂茶……”伴随“来吸(喝)茶喽”的亲切呼唤,左邻右舍、男女老少聚拢而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擂茶在人群中传递。孩子们嬉戏打闹,年轻人翻阅报纸、查找图书,老人们被电视里的戏曲节目吸引。在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文化中心,这样的情景再普通不过。 “以前老年活动中心的阅览室等都是分开的,不仅建设成本高,利用率也上不去,现在热闹多了,效果很好。”古镛镇宣传统战委员陶新亮说。 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整合利用,打造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三明市配套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实施办法》,着力整合设施、设备、活动、队伍和信息等五大资源,让公共文化资源真正实现物尽其用。一方面,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统筹规划、建设和维护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去年,全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396万元,并通过向上争取、地方配套等方式安排近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如采取民办公助形式成立了尤溪县朱子文化苑明清古匾中华第一馆、明溪县华藏图书馆等民间博物馆、图书馆。此外,通过统筹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高设施集约使用率。如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目前,三明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市区“五馆一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影剧院)健全,总投入约2亿元按一级馆标准新建的市图书馆、市艺术馆已建成使用,包括客家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在内的城市文化广场功能日趋完善。此外,市、县两级图书馆均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沙县、永安市和将乐县、尤溪县分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县。 |
相关阅读:
- [ 02-19]福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 02-15]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 02-06]国务院:防止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脱钩
- [ 01-29]福清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 01-11]调查称沪4成村居不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免费
- [ 01-07]以人为核心是和谐宜居城市的要义
- [ 12-09]文化部:2020年贫困地区文化服务能力将明显改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