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矿业形势的改变,福州大学和紫金矿业集团校企共同体办学的成功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 “紫金模式”如何不“褪色”? 东南网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通讯员 王忆希) 去年底揭晓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福州大学的“‘紫金模式’:校企共同体办学培养创新人才”跻身30个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项,成为我省教育系统唯一获奖案例。 然而随着全球矿业形势下滑,被证明成功的“紫金模式”也面临挑战。如何保持金字招牌不褪色?新的探索正在进行。 校企深度融合 由福州大学和紫金矿业集团联合创办的紫金矿业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出“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检验办学成效”的“紫金模式”。 “学院设立初衷,一是集团对高级矿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急切,另外也希望尝试新的办学模式,摆脱原有高等工科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与社会相脱节的怪圈。”紫金矿业学院院长刘羽介绍。 紫金集团对学院办学的支持投入是巨大的:学院初创时期,紫金集团就无偿捐赠3000万元,用于本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相关费用,此外,每年还支持学生与教师的奖、教学金100万元,还投资了1.5个亿在福建上杭总部附近建起了我国首个由校企联办的高级矿业人才培养基地——上杭实践教学基地。 还不止于此。“与一般的企业捐资助学不同,我们与紫金集团的合作办学,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校企共同体模式。”刘羽告诉记者,借鉴国外大学成熟的理事会管理模式,双方联合成立了学院理事会,每年度定期召开2次理事会议及扩大会议,对学院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审议、决策、检查、指导、监督和协调,学院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乃至产学研互动、办学经费等,均由双方共同决定。 “‘紫金模式’是一种多赢模式。”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表示,“紫金模式”一方面让一批符合紫金矿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及时充实到公司队伍中,同时也让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在参与一部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公司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它向社会和矿业界输出人才,推动了整个矿业行业的发展。 |
相关阅读:
- [ 01-06]“互联网+“时代如何破解校企沟通不畅难题?
- [ 11-17]校企携手厦大 新东方总裁周成刚受聘兼职教授
- [ 11-06]海翼集团携手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 [ 11-05]榕办校企用工对接洽谈活动 四千学子找“婆家”
- [ 10-21]校企合作 福建农大暑期实践队宁德助力建设农村互联网创业基地
- [ 10-13]莆田学院与四君子古典家具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 [ 09-26]我省出台全国首部和台湾地区开展职教合作地方性法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