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
2016-08-03 06:53: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加快大型排涝工程建设和城市河道整治,全面疏通河道沿岸雨水排放口,贯通骨干河道,促进城市河网水系有效连通。加大城市排水管渠建设力度,制定排水设施全面清疏计划,实现排水设施清疏三年全覆盖。 提高城乡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推动垃圾转运站向大中型发展,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和餐厨垃圾收集设施。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推动市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管网扩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镇村供电设施和杆线走向,提高建设改造标准,2017年底前完成小城镇和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因地制宜改造农业生产供电设施,消除农网用户“低电压”。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及用户居住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际快充网络。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开展宽带提升提速行动,提高城市光网覆盖水平,基本建成“全光网省”。完善4G网络覆盖,扩大4G+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老少边穷及海岛地区信息通信能力,缩小“数字鸿沟”。优化网络结构布局,增强NB-IOT的接入支撑能力,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和服务水平。 建设安全生态水系。系统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洪泛区滩地管理,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河滩湿地公园、沙滩公园等亲水景观和生态防洪工程、生态缓冲带。 2.补产业发展短板 聚焦重点领域环节,优化产业供给结构。以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主导产业填平补齐、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与特色农业协同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产业梳理,明晰产业短板、发展趋势和主攻方向,瞄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标准,开展对标提升。按年度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和重点产业招商目录,吸引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在我省布局优势产业项目。大力支持数控和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LED、石化等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鼓励其加强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领域,扶持一批在细分行业、产品、市场、技术、工艺居全国前列的“专精特优”企业发展,培育细分领域“单项冠军”。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完善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产业高端发展紧缺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急需的新兴前沿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五个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搭建由重大研发机构、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双创孵化平台、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构成的创新平台体系,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推动双创向实体经济纵深发展,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消费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中小微企业、高校院所和创客组织,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群落,畅通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成长链条,形成完整的双创生态系统。深入实施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行动计划,遴选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中小科技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拓展新型高端供给,适配消费升级新趋势。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内容的“三品战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国际同类先进产品质量为标杆,提升重要工业产品的技术与质量。突出技术创新对品牌建设的支撑作用,培育以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为纽带的区域品牌。鼓励传统产业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丰富信息消费供给内容,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厨卫、车联网、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智能化终端消费品。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健全互联网经济生态圈,培育以网络为运营环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分享经济;加快大数据重点园区建设,积极培育VR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VR产业集聚区。鼓励企业集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形成大规模定制生产能力。 加快制造方式升级,提高供给效率和灵活性。加快发展以智能制造为典型特征的先进制造模式,认定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大力扶持新一轮技术改造,创新技术改造支持方式,设立运作首期规模80亿元的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基金,以多种方式支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广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在重点行业培育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 3.补社会事业短板 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实施第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各地要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全面改薄”,缩小区域、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加强旧城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厦门大学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大力度支持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将华侨大学纳入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重点支持一批优势学科率先建成“高峰”学科,巩固提升一批潜力学科形成“高原”学科。 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能力。加快省疾控中心迁建,推进全省疾控机构达标建设。推动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成高水平医院,依托省级与市级医院加快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选派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到国内外一流的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引进一批国内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产科、儿科、精神科等医疗力量。建立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确定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健全双向转诊制度;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和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差别化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借助互联网,实现基层“接诊检查、上级诊断、下级诊治”。 |
相关阅读:
- [ 07-22]国资委划定供给侧改革时间表 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 [ 07-14]发改委回应供给侧结构改革降成本:包括降融资成本
- [ 07-13]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借道分级基金布局周期板块
- [ 07-12]人民财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央企要打头阵
- [ 06-07]苗圩:抓好“七个重点”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
- [ 06-06]地方密集推供给侧改革方案 产能出清望加速
- [ 05-24]供给侧改革不是不要需求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