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平潭:先行先试,绘就海岛新画卷

2016-10-19 06:55: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特色产业新路径

对平潭来说,不是简单建设一个经济开发区。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上,平潭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等。2013年初,国家发改委颁布《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进一步细化平潭产业发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等七大产业。

实验区产业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在产业选择上,发挥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优势,在国际产业链条和ECFA产业链条中选准基点,高起点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两岸产业对接;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严格按规划和产业目录招商选资,着力建设低碳、生态、智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

对平潭来说,这里原是一张“白纸”,岛内基本没有产业。产业发展从何入手?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兴业态,走出一条新路子。

今年8月8日,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指出要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独具特色、两岸同胞向往的国际旅游岛。

早在方案批复之前,平潭就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澳前台湾小镇成为3A级景区,众多台胞在这里创业,成了游客购买台湾商品的天堂;海坛古城占地1047亩,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成为平潭旅游新名片。

旅游产业是平潭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平潭,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跨境电商是产业发展重点之一,已有7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完成跨境电商超过10万票、货值近4000万元;以商务运营中心为依托,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集聚区,37家总部企业落地平潭,771家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入驻;迈向国际旅游岛,一大批旅游特色产业加速集聚平潭,115家旅游企业落地。

步入发展新常态,平潭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吸引更多的“真宝贝”落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链不断延伸。

两岸融合新样本

闽台合作交流的窗口,这是国家赋予平潭的使命。

翻开地图,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到新竹68海里,到台中88海里,到台北92海里。扬地利优势,建“共同家园”,打造“一日生活圈”,是平潭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

2011年11月30日10时,搭载507名旅客的“海峡号”驶离澳前客滚码头,一路劈波斩浪,于13时顺利抵达台湾台中港,“平潭-台中”首航成功;2014年5月27日,首艘执行两岸海上定期航线的台籍高速客滚轮——“丽娜轮”载414名旅客,从台北港起航,经两个多小时航行,顺利抵达平潭澳前客滚码头。截至今年8月,“海峡号”“丽娜号”累计运送旅客45万人次,初步形成岚台“一日生活圈”;运载集装箱货物6817标箱、货运吞吐量2.29万吨、直邮包裹26.2万件,实现岚台时空距离和经济半径的转换。

作为闽台合作交流窗口,平潭要打造的是两岸深度融合新样本。为此,平潭积极探索“一区两标、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两岸共赢”的理念,推动在经济、文化、社会、行业管理等方面执行大陆和台湾两个标准、同时采用,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台资、台胞前来投资兴业。

台资落地企业越来越多。实验区成立前,相比于厦门、福州等地,平潭对台交流基本为零,岛内仅有5家台资企业。实验区成立后,随着澳前台湾小镇、台湾创业园等承载平台加快建设,越来越多台资企业落地平潭,呈“井喷式”增长。仅今年1-7月,全区新增台资企业171家,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分别同比增长56%、59%。

越来越多台胞前来定居兴业。按“放地、放权、放利”模式,启动建设岚城台湾社区、桂华营造台湾广场等台湾社区,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截至目前,近2000名台胞在平潭生活就业,其中1000多名台湾专才在平潭创业就业,300多名台商在平潭购房置业,200多名台籍学生在平潭就学,在岚台胞从“我爱平潭”到“爱我平潭”。

平潭,两岸合作交流的作用日益凸显,将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