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2024-06-19 09:07 作者:陈炜伟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题: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严赋憬

如何看待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进展如何?节能降碳怎样加力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

多数经济指标较上月有所改善

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近日出炉。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分析,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5月份经济数据中个别指标有所波动,但总体上看,多数指标较上月有所改善。

比如,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6.3%、8.1%。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李超说,我们将加快推动“两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双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体系构建完成

今年3月,我国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李超介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1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凝聚合力推进行动方案落细落实。截至目前,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4个方面行动方案已经全部出台,31个省(区、市)都印发了本地区实施方案。

资金支持正在逐步落实。李超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设备更新以及节能降碳、回收循环利用重点项目;财政部预拨中央财政资金64.4亿元支持汽车以旧换新,下达5亿元支持老旧农机报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正在开展项目审核推送。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李超说,今年1至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超过50%;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超过80%。此外,各地新增了一大批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各类资金落地。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产业发展延续良好态势。

“实践证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顺应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市场竞争、坚持在开放中求发展。”李超说,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引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充分的市场竞争也锻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优化重组,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约束性指标推进节能降碳

国务院近日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十大行动,锚定“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尽最大努力推进各项节能降碳工作。同时,也要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

为深入挖掘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专项行动计划,针对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4个重点行业的首批文件已经印发。

据了解,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据有关方面初步测算,4个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和30%左右,行业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李超说,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在抓紧出台电解铝、数据中心、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等其他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并将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大力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汽车产业,向好,李超,两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