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2017-10-11 07:19: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
文化惠民,润物无声,惠人、育人、乐人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惠人、育人、乐人。 1992年7月,《摆脱贫困》首次出版,习近平在《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一文中指出:“什么是闽东之光呢?我想,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认识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奋进的动力。” 5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扶贫的指示精神,推进文化对口帮扶,鼓励省属文化单位结对子帮扶,建立全省公共文化志愿者服务联盟,形成以文化部门为主导、社会化运作为核心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2016年初,省艺术馆把已实施13年的“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对准农民画群体,启动实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践,以漳平、晋江、莆田、龙海、厦门同安、厦门翔安等地的农民画创作群体为培训对象,连续举办多期实验班。“农民漆画”也首次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出现。 2016年11月,由福建和宁夏文化部门联手举办的“闽宁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在福州举办,为文化精准扶贫作了有益尝试。 让广大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我省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加大对国有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每周,在剧场、校园、社区、军营、工地等,都有艺术院团活跃的身影。 为调动艺术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2012年起,每个省属艺术院团免费或低票价文艺惠民演出100场,每场补贴2万元。这一做法,随后向设区市艺术院团和县(区)艺术院团延伸;2015年开始实施“扶持非遗地方剧种剧团公益性演出”。 近年来,我省各地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将一道道文化大餐做出贴心家常味。 在农村,送下去的文化“种”进了群众心田。数据为证——早在2012年,福建已全面完成14433家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共投入2.1亿元,配备图书2532万册、报刊2.3亿份、音像制品73万张、影视放映设备和阅读设施1.4万余套,实现了所有建制村全覆盖。 服务量化,提升公共文化新品质。2016年,我省下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基层群众可享文化“订单”服务,群众可根据喜好“点单”,再由相应的文化团队提供综艺、电影、图书、讲座等“菜单”,实现送文化从“由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 在三明,为了使送戏下乡活动更贴近群众,政府分级采购配送“半台戏”,“上级配送一部分,地方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从而乡村形成“一台戏”。通过“文化走亲”服务、城乡双向流动服务活动等渠道,推动流动文化服务成为常态。 文化地标,表达百姓精神新向往。在福州,被誉为“福州版悉尼歌剧院”的艺术中心加快建设,未来将成为对外传播文化艺术信息的新坐标。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被打造成承载丝绸之路精神的文化艺术博物馆,吸引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我省持续加大文化投入,福建大剧院、福建博物院等一大批文化地标不断涌现,提升了文化服务能力,涵养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到2020年,我省将实现国有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全部达到等级馆标准。 文化力量、文化自信熔铸八闽不竭创造力。建设文化强省、铸就福建精神,成为福建发展的强劲动力。 |
相关阅读:
- [10-11] 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 [10-11] 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 [10-11] 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 [10-11] 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 [10-11] 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