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向总书记报告】变化,从“领头人”说起

2017-10-22 22:08:56 郑璜 傅妤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房小奇  
分享到: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到寿宁县下党乡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乡党委、政府临时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吃饭、午休就安排在鸾峰桥上,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当地百姓对地委书记的到来奔走相告,欣喜异常。回程路上,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直到晚上8点左右,他们才回到寿宁城关。第二天在寿宁县政府召开的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决定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其中40多万元用于建设水电站。

1990年7月拍摄的施工队正在开山建造下党进村公路。张培基摄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鸾峰桥,成为闽东人民心中的党群连心桥。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留下了“三进下党”的美谈。

如今,从寿宁城关前往下党乡下党村的,是一条2014年新建的二级公路,村民们称之为“小高速”。走进村口,古朴的鸾峰桥依旧飞架两山峡谷间,清澈的修竹溪水依旧日夜奔流。拿出手机拍下眼前美景准备与朋友分享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依旧清新的空气中,已满是公共Wi-Fi信号。

经过保护性修复后的下党村老村新貌。张国俊摄

下党的变化,得从“领头人”说起。这些年,省市先后下派1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下党乡挂职蹲点,县乡选派10名驻村党建指导员,推选27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动员6名乡贤返乡担任村主干。乡里开展的“四下基层、四进家门、三联到户”活动,干部“联络感情到户、联防平安到户、联接政策到户”,与群众一起苦一起干。

下党村茶农在茶山管理茶叶。张国俊摄

2015年,在挂职第一书记曾守福的提议下,下党村决定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推广定制茶园,向全国招募茶园主。茶园主通过APP客户端可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这一可视化定制消费扶贫模式,第一年就推动茶农收入翻番。山茶油、脐橙、笋干、地瓜扣……更多的特色产品也加入已经注册商标的“下乡的味道”产品队伍中来。

回乡创业青年王卫武在自家新开的茶馆门前眺望。张国俊摄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党性教育教学基地……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下党村顺势建起旅游一条街。依靠“互联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去年,下党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收入22.3万元,村里还出资10多万元,为村民购买了医疗保险。下党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至2016年的11305元。

下党村民正在进行改造修缮,准备借助蓬勃发展的下党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下党蜕变,是折射干部作风转变的一面镜子。主政宁德后,习近平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四下基层”制度在福建得到传承、坚持、发扬。2013年7月,省委将其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

“四下基层”,正在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畅通民意诉求的便捷通道,服务基层群众的有力抓手,干部成长的重要平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